[新一轮巡察启动]传中国将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 汽车股受益爆发

来源:汽车 发布时间:2012-04-21 点击:

【www.joewu.cn--汽车】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12月9日讯

  据彭博报道,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中国计划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将1.6升以下乘用车、微型客货、皮卡等轻型货车纳入产品范围。中国还计划加大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发改委与商务部未做回应。

  A股市场上,汽车股包括长安汽车(16.74 +6.08%)、上汽集团(20.98 +4.48%)、长城汽车(12.46 +2.21%)、曙光股份(14.54 +3.19%)、江铃汽车(29.89 +1.74%)、东风汽车(8.60 +1.65%)、一汽轿车(15.15 +0.93%)等。

  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62.88 +4.28%)、中通客车(25.01 +1.21%)、宇通客车(20.77 +0.83%)、安凯客车(9.45 +1.39%)、万向钱潮(22.05 +2.65%)等。

  充电设施包括上海普天(57.90 +8.41%)、奥特迅(47.69 +6.43%)、动力源(17.80 +5.76%)、万马股份(29.47 +2.58%)、特锐德(29.99 +2.88%)等。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11月产销预计继续回暖,推荐江淮汽车(15.10 +2.86%)

  行业资讯:1、刘永东:充电新国标有望年底出台;2、二手车交易量明年破千万;3、11月汽车库存超"警线"持币观望提升残值;4、加油站的模式建设适用于充电设施吗。

  行情回顾:

  本周行情回顾: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沪深300指数本周涨跌幅分别为+3.46%、+3.27%,其中,乘用车板块、商用载货车板块、商用载客车板块、汽车零部件板块、汽车服务板块涨跌幅分别为+5.46%、+3.31%、+2.34%、+2.11%、+1.27%。可以发现,本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强于大盘。仅乘用车和商用载货车板块跑赢大盘。

  行业热点解读。

  从目前公布的整车企业产销情况来看,表现不错,SUV是亮点。长城汽车11月销量90017辆,同比增长20.73%,显著高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11月的同比2.44%和6.59%的增速,长安汽车11月销量256497辆,同比增长19.4%,亦显著高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11月的同比7.22%和9.97%的增速。另外,江淮汽车11月销量55365辆,同比增长29.14%,为2010年以来增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江淮11月份SUV销量分别为73854辆、27767辆,同比增长26%、81%,销量占比分别为84%、50%,扣除SUV后增速约为0。为此,我们认为,11月份乘用车市场继续回暖确定性较高,且主要靠SUV的高增速带动。

  江淮汽车继续保持产销的高增长,1~11月份累计产销同比增长29.57%和31.57%,继续推荐。公司拟定增45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是潜在的新能源汽车龙头。近期通过与华霆动力、安徽巨一、普天新能源等系列合作,不断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利于公司新能源战略顺利推进,在轻卡企稳、SUV暴增、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背景下,积极推荐,6个月目标价21元,对应2016年20倍PE。

  2016年汽车与零部件行业年度策略:汽车电动化,技术分化,从量到质

  投资要点:

  汽车电动化是整车厂、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选择汽车电动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依靠的是整车厂、消费者和政府三方力量的推动。其中整车厂依靠电动化应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消费者购买电动化汽车以节约燃油费用并体现自身的环保意识;政府支持鼓励电动化以治理空气环境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汽车电动化有着不同的技术路径,带来不同的投资机会,我们给予行业“推荐”评级目前来看,汽车电动化路径难分优劣,普通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技术路径均有优势和不足,但技术分化和发展阶段的不对称带来持续的投资机会,因此我们给予行业“推荐”评级。

  普通混合动力技术:丰田独孤求败在普通混合动力车领域,丰田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其他厂商已难以和丰田正面竞争。我们认为,丰田混合动力车的国产化战略将带来新一轮的投资机会,推荐关注进入丰田产业链的投资标的。

  纯电动技术:增长和缺陷并存2015年间纯电动车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纯电动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我们认为,纯电动车结构简单、维护和使用成本低是纯电动技术路径最大优势,在商用车(客车和物流车)和分时租赁领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但锂电池固有的缺陷并未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也限制了纯电动车的推广速度,国内低价低质车型的大量推出也为未来纯电动车的口碑埋下隐患。为控制投资风险,我们建议关注纯电动商业车产业链(包括后市场)的相关投资标的。

  插电混合动力技术:低估的新能源车增长点从技术角度来说,插电混合动力技术比纯电动技术更为复杂,因此插电混动车型的推出滞后于纯电动车。但我们认为,插电混动车更符合普通消费者的用车习惯,2016年车企将推出多款插电混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在成熟市场的销量增速有望反超纯电动车。因此我们推荐关注插电混动车销售占比较高的整车企业和进入其产业链的相关投资标的。

  燃料电池技术:绝不可轻视的后起之秀丰田和本田相继推出了售价可接受的燃料电池车,其中丰田Mirai在2015年中的预定量远超预期。除此以外,各大整车厂商均在进行燃料电池车的技术储备。从技术上来说,燃料电池车的短板最少;从供求两方面来看,燃料电池车的渗透速度有望超预期。因此我们建议关注燃料电池车以及氢产业链相关领域投资标的。

  投资评级建议买入专注于主营业务增长,以全面进入丰田产业链的星宇股份(35.31 +5.06%);增持进入丰田国产化混动镍氢动力电池产业链、拥有国内唯一混动总成技术和最先进插电混动总成技术、并即将全面进入市场的科力远(22.78 -2.82%);买入动力锂电池上游布局完整,即将进入整车领域的杉杉股份(35.69 +6.89%)。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新能源车政策落地不达预期,投资市场火爆造成消费推迟。

  比亚迪点评报告:十月单月及累计销量全球第一,全世界的比亚迪

  事件:

  在近期出炉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十月份单月销量榜首。同时,在连续六个月销量第一之后,比亚迪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质的飞跃,今年1~10月累计销量全球第一。

  主要观点:

  单月、累计销量双双第一,奠定了比亚迪在新能源行业的霸主地位

  今年1~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售43,069台,同比增长222%。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整体趋势,在2015年上海车展,比亚迪就已经正式对外公布了7+4战略,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扩大到所有的道路交通领域:“7”代表7大常规领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4”代表4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截至目前,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足迹已经遍布全球五大洲,4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超过160个不同的城市。

  巩固混动优势,明年纯电动推出专用车(叉车、机场摆渡车、微型面包车等)根据公司公告,明年公司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预计推出的新车型包括SUV 宋,紧凑型SUV 元及小型MPV 商,在纯电动车方面, 预计推出各种专用车,包括纯电动叉车、机场摆渡车、微型面包车T3等。专用车由于其采购成本及使用成本均低于传统燃油车, 同时由于其适用范围广,物流车、叉车、小面包车等,市场规模庞大,公司加码专用车,有效地契合了市场未来需求,巩固了新能源霸主地位。

  看好电动车+储能,1+1=N,协同效应强大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衔接电动汽车和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充电设施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和电动汽车的运营模式。储能为电动车充电提供便捷、加快电动车推进;电动车电池二次利用为储能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协同效应强大。公司在储能、电动车领域都处于行业绝对龙头地位,二者协同效应强大,增添成长性。

  盈利预测

  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非公开增发对公司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 分别为0.99元、1.07元和1.24元, 对应PE 分别为7062倍、58倍和5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非公开发行实施不确定性,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电池不安全引起的事故阻碍行业发展。

  上汽集团:定增募资、员工持股助力业务转型

  事件

  公司披露定增公告 公司披露非公开定增方案,规划募集资金不超过150亿,其中集团公司认购30亿,员工持股计划(高管/核心员工,共2321人)认购11.67亿;竞价方式发行,底价15.56元/股,大股东/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3年,其他发行对象锁定期1年。

  简评

  定增募资助力业务转型

  定增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新兴领域:其中新能源相关项目72亿、智能定制化项目20亿、前瞻技术(燃料电池/智能汽车)及车联网19亿、汽车服务与金融项目39亿。

  战略定位由汽车制造转为综合服务:研发制造业环节,资源更多的向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倾斜;同时更加注重汽车服务领域的潜力挖掘,包括汽车金融、维修服务等。

  公司为业务转型已做大量的准备和调整:1、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服务贸易事业部、金融事业部,用于整合内部相关业务;2、广泛储备技术,公司先后投入60亿用于新能源产品开发,是国内少有的推出插电式车型的车企;3、积极跨界合作,公司已与阿里巴巴、中国石油(8.35 -0.36%)等企业在车联网、汽车后市场方面建立战略合作;4、激励机制调整,本次增发实现更大额度的持股,同时在部分新业务上还实现了更大幅度的员工持股。

  公司新业务发展目标:1、新能源汽车领域,完善供应链体系,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推出产品,2016、2020年分别实现2.6、20万销量;2、智能汽车领域,2016年下半年推出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首款互联网汽车;3、服务贸易领域,以车享网/车享家为服务平台,建立涵盖(自建1500家)1万家店的服务体系,至2020年,实现收入3000亿(含物流/维修/金融)。

  员工参与提高转型成功概率

  本次定增方案一大亮点在于员工持股计划,共2321人,涉及公司中高层及1800余核心技术骨干,人均出资50万,锁定3年,超出市场预期。

  宇通客车: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已超1.5万辆,全年将破1.8万辆,超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11月份产销数据快报,11月份共销售客车7221辆,同比增长0.7%;其中大型客车销售3163辆,同比增长10.8%,中型客车销售3198辆,同比下降10.9%,轻型客车销售860辆,同比增长18.1%。1-11月份累计销售客车56696辆,同比增长11.3%;其中大型客车销售22245辆,同比增长2.9%,中型客车销售23446辆,同比增长5.1%,轻型客车销售11005辆,同比增长56.8%。

  点评:

  公司新能源客车累计销1.5万辆,全年将破1.8万辆,大超市场预期。预计公司11月份新能源客车销量3200辆左右,占总销量比例超过40%,单月销量和占比均再创新高。从车型来看,仍以大型客车为主,占比超过70%;从能源类型看,以纯电动为主,占比约60%。1-11月份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全年新能源客车销量1.8万辆是大概率事件。

  从年初市场预期的1.2万辆,到年中市场预期上调至1.5万辆,再到当前的1.8万辆,公司新能源客车不断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四季度业绩也将明显超出预期。

  12月总销量或同比下降,2016年新能源客车渗透率仍将提升。考虑到2014年12月份的高基数,我们判断今年12月公司客车销量可能同比下降,但新能源客车销量仍有望达到3000辆左右。因为公司2015年新能源客车渗透率仅26%左右,2016年将进一步提升,有望达到35%左右。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5.2亿元、324.9亿元和34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亿元、40.3亿元和43.9亿元,增速分别为29.7%、18.9%和8.9%,对应的EPS 分别为1.53元、1.82元和1.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公路客运企业减少新增和更新需求;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减少公交客车采购;新能源客车推广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波动较大,需求不及预期。

  长城汽车:H2销量继续爬坡,H6首次突破4万辆

  事件:

  长城汽车公布11月份销量。

  评论:

  1、11月销量为90017辆,同比增长20.3%:2015年11月公司汽车销量为90017台,同比增长20.3%,环比增长12.1%;其中出口销量1084台,同比下降45.5%。

  2、H2销量继续爬坡,H6月销再创新高:11月份,公司SUV 销量为73854台,同比增长25.2%,环比增长10.0%,继续恢复。从细分车型来看,11月份哈弗H6销量为40311辆,同比增长30.0%,环比增长7.4%。此外,H5及长城M 系列的销量分别为1991辆和3598辆,较上年同期的2366辆和5290辆分别有较大幅度下滑。新车型方面,11月,H1、H2、H8、H9的销量分别为7965台、18077台、1019台及893台,其中H2环比继续攀升。

  3、皮卡及轿车略有恢复:今年11月份,长城轿车销量为6588台,同比下降3.2%,环比增长23.5%,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14年二季度开始将重点转移至SUV 产品,导致轿车销量在二季度开始大幅下滑,这与公司的长期策略有关。11月,皮卡销量为9575台,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22.8%。未来,公司的发展重点仍然放在SUV 上。

  4、反弹符合预期,H6销量成惊喜:9月份开始的销量恢复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尽管9月份销量恢复没有给予市场较大惊喜,但是我们之前预期10、11月份销量将继续回升,此月销量的回升幅度令市场满意。其中H2和H6的销量继续攀升成为11月份销量的惊喜。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xiaofei/39465/

上一篇:明日股市行情预测|明日股市行情"大盘走向趋势预测"(2015/12/10)
下一篇:[2016年捷豹suv]2016新款SUV即将进入中国市场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