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乙肝疫苗后有什么反应】乙肝疫苗致婴儿死亡调查:死亡病例与疫苗无关

来源:热点资讯 发布时间:2007-11-11 点击:

【www.joewu.cn--热点资讯】

疫苗三问

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多少?

“大多在几十万分之一至几百万分之一不等。”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主任医师李放军称,不同的疫苗,不良反应率不一样。从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不良反应都属轻微可自愈的一般反应,只有极少受种者因个体原因或在有疫苗禁忌的情况下接种,会出现如过敏性休克等异常反应。

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更安全?

李放军说,疫苗之间并没有质量的差异,只有防病种类的区别,即使是进口疫苗,也未必比免费疫苗有效。我国生产的疫苗目前也出口到其他国家。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二类疫苗则需自费,所有疫苗都需经过国家药监局检测,而是否由政府买单,是疫苗类别区分的唯一依据,没有质量差别。

打这么多疫苗有必要吗?

如果不实行接种,仅麻疹发病每年会在1000万例左右,每年脊灰的发病会有2万-4万例,这些病例是终生不可恢复的残疾病例。新生儿接种疫苗,其实是疾病传染速度与抗体速度在赛跑,不打疫苗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建议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如实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接种后,留院观察30分钟。

连日来,引发高度关注的“乙肝疫苗致死”风波,1月9日有了结果。

9日,省疾控中心通报我省3起病例的调查诊断结果:衡山县、常宁市2例死亡病例属于偶合症,与疫苗无关;但汉寿孩子曾某(已康复出院),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全部调查结果显示,涉事乙肝疫苗检测质量合格。

而对于公众对乙肝疫苗安全性的质疑,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呼吁:“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控乙肝的重要手段,安全性高,市民不可因噎废食。”

权威发布

死亡病例与疫苗无关

去年11月-12月,我省汉寿县、衡山县、常宁市先后报告3例接种乙肝疫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其中,常宁市、衡山县2名婴儿不幸身亡,汉寿县1名婴儿经抢救后康复。

随后,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涉事乙肝疫苗(批号C201207088和C201207090)被暂停使用。

今年1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乙肝疫苗问题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表明,近期涉事乙肝疫苗检测质量合格。

经现场调查,湖南各级疾控中心、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储藏、运输符合规范要求,3例病例疫苗接种的单位、接种人员具有相应资质,接种人员接种操作规范。

1月2日和8日,省卫生厅分两次组织专家组综合临床病历资料、现场调查资料、疫苗检测结果和两例死亡病例的尸检结果,分别对3例病例进行综合诊断。

其中衡山县、常宁市2例病例属偶合症,可排除是因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汉寿县1例因同时注射了维生素K1,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但患儿经救治已康复出院。

因汉寿县这名婴儿不能排除是因疫苗导致的发病,按规定,将得到不高于4万元的补偿。

尸检分析

揭示患儿死亡真实原因

据尸检结果显示,衡山县廖某某的致死原因为急性支气管肺炎(重症),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医师张淑君称,据调查,患儿接种当天是被家人骑着摩托车往来于接种点的,而当天气温很低,因此很有可能受凉引发肺炎。患儿发病时的临床表现为纳差(进食质量不好)、精神萎靡、发绀,符合婴儿肺炎表现。此外,尸检结果显示,患儿有支气管肺炎合并肺出血,符合重症肺炎改变。气道内有较多灰白色混浊液,不能排除返流误吸加速患儿死亡。

常宁市周某某的诊断结论则显示,其因捂被综合征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大,不排除病毒感染,可以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诊断依据为接种疫苗后至入睡前10小时无异常;入睡后至死亡情况不明;尸检发现双手指甲青紫,无喉头水肿;重要器官瘀血、水肿,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尸检未见过敏反应的病理形态学证据。“患儿双手指甲青紫、重要器官淤血、水肿等症状,都是窒息的表现,而非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张淑君说。

被成功救治的汉寿县曾某是在接种乙肝疫苗和同时注射维生素K1约2小时后出现过敏性休克,但维生素K1、乙肝疫苗均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可能,因此过敏原不能确定。专家表示,患儿因注射维生素K1导致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此外,由于患儿在太子庙镇卫生院经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抢救约1分钟后,喷出15-20毫升母乳凝块,因此也不能排除窒息导致发病的可能。

事件影响

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30%

尽管调查结果已显示,导致2名患儿死亡的罪魁祸首并非乙肝疫苗,但此次“乙肝疫苗致死”已严重影响到市民对乙肝疫苗安全性的信任。

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说,“疫苗事件后,卫计委对10个省份开展的监测显示,去年12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下降了30%,其他种类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下降了15%,这其中就包含了我省的数据。”

专家担心,如果乙肝疫苗接种率持续降低,中国婴幼儿的乙肝感染率可能出现回潮。而截至目前,我国还缺乏根治乙肝的办法,目前医疗手段只能减少或延缓其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李放军称,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上市使用前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疫苗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因为疫苗,39种法定传染病中,22种传染病得到抑制,发病率均降95%。若拒绝接种,人一生将面临乙肝、结核、流脑等几十种疾病的威胁。人们不能因为极端个别病例,就因噎废食。”

数据

近五成家长“疫苗恐慌”

不打会付出更大代价

疫苗事件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最新调查发现,701名儿童家长中将近30%的家长对预防接种产生犹豫;另有20%左右的家长,不想带孩子去接种。

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0.7%,全国每年出生儿童约为1600万。据此推算,全国每年约有17万新生儿死亡,即每天大约有466名新生儿死亡。按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接种,按接种率75%计算,则每天约有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

如此看来,若不经过初步鉴定,只是将婴儿出生后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作为判断其死因的唯一标准,之前被广泛报道的“17例死亡病例”数字的出炉就不足为奇了。

但如果拒绝接种疫苗,最终会造成疫病流行。

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后发生36例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导致接种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百日咳发病率随之由接近1/10万上升至200/10万。

此前,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多达1.5亿。此后,天花传到澳大利亚,杀死50%的当地原住民。

名词解释

偶合反应

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偶合症的发生越多。

捂被综合征

本病多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生,多见于4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由于家长害怕小儿受冻给小儿保暖过度所致。小儿先出现过高热,体温一般在40℃以上,最高可达42℃以上,还有大汗淋漓,衣服和被子湿透,有脱水表现,很快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规则(快慢不一)或呼吸暂时停止,口唇、指甲青紫,精神极差,哭声低弱,反应迟钝,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content/528/

上一篇:发改委调整汽柴油价格|发改委:11日起汽柴油每吨降125元和120元
下一篇:国土部_国土部:城里人不能在农村买地 防逆城镇化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