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三户"时代的两难 国海证券如何探寻"进化"之路?

来源:互联 发布时间:2019-02-25 点击:

【www.joewu.cn--互联】

“一人三户”新政策已实施数天,那些依赖互联网导流开户的券商无疑受到不小的冲击。长远来看,无论是传统券商,还是互联网券商,都面临着新一轮的存量博弈,前有“拉新”,后有“促活”,在双重市场考验下,券商需持有重量级砝码,方能突出重围。

  “一人三户”新时代,券商身陷“拉新、促活”两难考验

  从1998年以来证券市场的“一人一户”政策,到2015年4月13日的“一人多户”政策,再到2016年10月16日的“一人三户”政策,证券市场经历了多次游戏规则的大变动。

  “一人多户”时代,券商通过互联网引流获取众多用户,而互联网企业往往一人多卖,造成无效户数量激增。随着“一人三户”新规的实施,一人多卖现象将被遏制,大部分券商引流策略则因此受限,导流开户的红利削减,纯粹依靠互联网导流开户来增长用户规模必定行不通。同时,新政策下投资者难再任性开户,选择券商时将更加挑剔与慎重,这都加大了券商“拉新”的难度。

  另一方面,“一人三户”加重了券商的“促活”压力。“拉新”日益艰难,为了保持业绩稳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原有用户的活跃度成为各家券商的重任。在“一人多户”时代,3户以上投资者的账户使用率明显偏低,使用活跃度低下。新政策下,长期不使用的3户以上账户,将依规被纳入休眠账户管理。券商虽在“一人多户”时期获得数量可观的客户,但面临部分账户被休眠成为死户的境况,提高账户活跃度成为增长存量的重要途径。由此,券商面临“拉新”与“促活”的“两难”考验。

  构建智能动态管理,纾解行业“拉新”痛点

  投资者是券商业务的基石,新规给行业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生效,不少券商都在探索新的思路,解决“拉新”难的问题。以国海证券为例,国海证券率先通过网络金融业务助力传统经纪业务的进化,适时推出“全民推”,主动拥抱互联网变化,促进业务升级。可以说,“全民推”构建了一种根据数据追踪投资者行为信息、实时知悉推广效果,及时跟进运营的智能动态管理系统。

  从产品层面来看,“全民推”帮助传统证券经纪人根据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推广渠道,实时自动生成与自身关联的“二维码”或网址链接,灵活对接不同渠道进行开户(理财)产品的推广,使线上线下业务无缝连接,具有实时互联的优势;从用户方面看,“全民推”可实时追溯到每一个进入开户系统用户所在的具体环节,使用户的投资进程可视化、具体化,经纪人将根据用户情况实时调整推广策略,迅速针对投资症结对症下药;从营销方面看,营销人员通过效果图可随时清晰的了解到推广的效果,及时了解产品销售细节是否流畅、友好,形成了营销环节的完整闭环,有助于产品与推广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借助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所打造的智能动态模式,国海证券可以行之有效的为投资者提供精细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从而在券商的“拉新“大战中占据优势,打破困境,突出重围。

  打造综合性金融平台,探索“进化”之路

  “一人三户”带来的长期效应是行业优化,如何提升用户活跃度,在存量的博弈中拥有重量级砝码,券商面前的考题难度正在升级。是否具备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能力,则是券商能否通过市场考验的关键。

  在如今低迷的投资环境和新一轮白热化竞争下,国海证券敢为人先,不断探索,“全民推”后续将有更多尝试,如通过营销扩展模块,引入高品质产品,更好地支持一线营销人员与潜在受众达成良好互动;向外部合作机构开放,充分挖掘优质的垂直流量潜力,精准跟踪合作机构变现能力,进而整合内部产品、推广与外部渠道。国海证券将“全民推”打造成一个流量平台,可助力各个业务线活跃发展,打造更有价值用户,其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能力可见一斑。

  经过对互联网的深入分析与探索,国海证券结合券商在资本市场的专业,运用互联网体验为王的思维,走出传统的通道业务,为更大规模的人提供金融服务,做到长尾间的打通,真正意义上带动投资者热情,促进投资活跃度。国海证券积极布局综合门户网、网上营业厅、理财商城、手机证券App、投资社区等平台,逐步实现线下业务线上化,在开户、交易、产品购买、业务办理等各个阶段为客户缩短流程、简化操作、优化体验,建立功能板块齐备、业务场景贴心、运营畅通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力求覆盖用户生活中金融需求的全链条,满足更多投资需求。

  如此一来,“促活”的行业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从激进引流走向产品、综合服务能力的打磨,成为大浪淘沙后的金子,国海证券找到了一条互联网的“进化”之路,也为行业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keji/99496/

上一篇:【双十一怎么省钱】双十一 蚂蚁花呗、白条、任性付大PK
下一篇:蚂蚁借呗支持提额你能提多少钱_蚂蚁借呗支持提额你能提多少?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