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公司排名】锂电池公司增长势头望延续 六股势不可挡

来源:汽车 发布时间:2014-01-22 点击:

【www.joewu.cn--汽车】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3月17日讯

  一季度延续涨势 锂电池公司“动力十足”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锂电池板块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景气度最高的板块,其业绩增速在2015年尤为抢眼。经记者粗略统计,在近40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已有近30家发布2015年年报,其中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有19家。从南都电源、沧州明珠、格林美等一批公司的一季度业绩预告,以及多家锂电池企业在今年3月份机构调研中所透露的上游材料价格、订单、产能情况分析,可以预判整个锂电池行业的高增长势头仍将持续。

  业绩增长今年可持续

  有行业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2015看销量,2016看业绩,锂电池板块亦是如此。南都电源3月15日发布的年报和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53亿元,同比增长36.1%;净利润达2.03亿元,同比增长92.52%。公司预计2016年1至3月净利润将达5502.25万元至6327.59万元,同比增长约100%至130%。

  南都电源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是公司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比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规模效益逐步体现,盈利能力增强。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当日走势强劲,盘中一度触及涨停。

  沧州明珠一季度业绩预告则显示,公司1至3月预计实现净利润为9394.50万元至10960.25万元,同比增长200%至250%。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BOPA薄膜产品和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实现的利润增加。

  其中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实现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年产2500万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于今年年初完工达产。沧州明珠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的6000万平方米隔膜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以投产。

  同样,受益于动力电池业务的增长,格林美预计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至70%;赢合科技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12%至46.41%;亿纬锂能预计1至3月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40%;当升科技预计1-3月净利润达1200万元-16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当升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江苏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车用动力多元材料实现满负荷生产,预计销量同比增长近50%,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毛利率上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2016年1至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37937辆和35726辆,同比均增长1.7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27850辆和24835辆,同比增长2.6倍和2.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10087辆和10891辆,同比增长60.1%和68.5%。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发展的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锂电池行业的高景气度将在今年得到延续。加之根据此前的补贴机制,2017至2020年,除燃料电池车以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要适当“退坡”。在此背景下,各大车企下半年将会加足马力冲刺今年的销售业绩,锂电池行业产能也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多因素支撑行业热度不减

  从3月份上半段情况来看,机构对锂电材料领域公司的关注较为集中,赢合科技、格林美、成飞集成、赣锋锂业、沧州明珠等多家公司均被机构集中调研,公司今年产品的价格情况、产能情况及订货状况等颇受关注。

  就公司产能情况,赣锋锂业在3月份调研活动中表示,“由于电动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公司2015年度生产7000吨碳酸锂仍供不应求,主要采用卤水提锂技术。公司万吨锂盐项目设计新增碳酸锂产能6000吨/年,预计2016年投产。”成飞集成也表示,公司洛阳产业园三期项目设计产能为15亿瓦时,将在2016年底建设完工,并逐步释放产能。

  多氟多就2016年市场情况预计,“今年六氟磷酸锂市场供应相对紧张,仍有涨价趋势,但上涨空间不会太大。由于六氟磷酸锂的扩建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预计2016年会持续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据悉,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2500吨,年底将扩建达到6000吨。

  作为行业龙头的比亚迪之前也曾表示,随着下游电池需求的极速放大,短期内电池级碳酸锂的产能会存在瓶颈,但预计在2016年下半年将会通过产能扩张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比亚迪的供应商,安达科技昨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5年实现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177.63%;净利润近5000万元,同比增长201.88%。公司表示,随着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爆发性增长,动力锂电池以及上游核心材料产业迎来数倍的成长空间,报告期内,公司磷酸铁锂产品开始发力,

  收入占比由上年的4.65%提高到报告期的43.80%,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据悉,目前公司已经建成的磷酸铁产能1.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5000吨/年。2016年,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也将得到大幅的提升。

  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国内锂电池需求年平均增速为25%以上。从产能的投放情况上判断,锂电池行业相关公司的发展势头仍将在2016年得到延续,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也将继续受益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长。

  国轩高科明确表示,“2016年国内一线动力电池厂商产能不会过剩,相反相当大的需求还没有被挖掘出来。但是,产品质量较低、缺乏自主创新的一部分厂商很可能面临被洗牌的风险。2016年将是行业竞争会加剧,但一线品牌的产能扩张并不会受到影响。”

  在机构调研活动中,国轩高科表示,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自己生产,能够有效控制成本,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已与电解液、隔膜、铜箔、负极石墨等主要原材料厂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相关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公司2016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不会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格林美、欣旺达在机构调研中均表示今年订货情况良好,业绩将得到保障。格林美称,公司在1月份与远东福斯特和天津捷威签订了全年度供货协议,将公司今年正极材料的产能提前锁定了一半,这将极大提高公司的业绩。欣旺达则表示,“2016年公司对电动汽车业务有较高的预期,订单充足,预计未来三年将为公司业绩做出较大贡献。”

  “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增,今年上游材料行业也会随之有暴发性的增长。”安达科技董秘李建国表示,即使未来补贴逐步“退坡”,但随着消费消费习惯的养成、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以及整个产业链起来后新能源汽车的量产,不论是整车厂还是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将是可持续的。(上海证券报)

  天齐锂业:量价齐升,景气持续

  天齐锂业 002466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巨国贤,宋小庆,赵鑫 撰写日期:2016-02-22

  2015年业绩快报出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9.93%

  公司公布2015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9亿元,同比增长31.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89.93%。

  2015年四季度业绩大增,产品量价齐升功不可没

  2015年Q4公司实现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75.97%,环比增长819%。净利润大增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量价齐升(Q4碳酸锂均价为6.9万元/吨,同比增长69%;公司张家港工厂生产进入正轨,产量攀升);2)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2亿元,导致所得税费用大幅降低。考虑剔除所得税费用的利润总额,公司2015年Q4实现利润总额1.76亿元,环比增长48%。

  公司16年业绩或超预期,高送转彰显信心

  国内碳酸锂价格自2015年10月出现大幅上涨(10月初电池级5万元/吨,12月底11万元/吨),目前最新价格达14万元/吨。在2015年Q4公司仍然出售锂精矿及锂矿和锂盐销售长单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条件下,2016年公司1)锂矿或将以自产和委托加工生产碳酸锂为主;2)2015年长单执行完毕,2016年公司或将增加短单销售占比,并相应提高出厂价格,我们预计2016年业绩或超预期,公司近日拟10派4转增28股,彰显发展信心。

  行业持续景气

  2015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上行主要是由于供给偏紧(3家盐湖企业扩产难+1家矿石提锂企业产量并未大幅增长)和需求爆涨(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4倍),2016年目前碳酸锂供给仍处于短缺状态(冬季检修期暂未结束+新矿项目进展较慢),我国新能源汽车16年1月生产1.61万辆,同比增长144%,供给端仍有强劲支撑,我们预计锂盐短缺状态依旧,锂价仍将上行。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15-2017年EPS分别为0.95元、7.50元和8.6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59倍、20倍和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低于预期;锂矿供给增速高于预期

  赣锋锂业:营收增幅超五成,原料瓶颈待突破

  赣锋锂业 002460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巨国贤,宋小庆,赵鑫 撰写日期:2016-03-01

  业绩快报:2015年营收13.34亿元,净利润1.21亿元

  公司发布2015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54.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1.59%。

  业绩增长受益于产品量价齐升及美拜电子并表

  受益于2015年下半年锂盐价格上行,(2015年Q4电池级碳酸锂均价6.9万元/吨,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40%),且公司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公司2015年Q4实现净利润0.38亿元,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42%。公司产品量价齐升加上美拜电子于2015年7月并表(收购时承诺2015年美拜电子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300万元),增厚公司利润,2015年H2公司实现净利润0.70亿元,环比增长38%,同比增长51%,提升全年业绩。

  原料瓶颈有望突破,推动产销上升

  公司已布局原料供应:1)公司收购0.4万吨江锂科技单水氢氧化锂(合0.35万吨碳酸锂),约占2015年公司产品销量的22%;2)公司披露河源锂辉石矿2016年1季度可出产品,初始精矿产能1万吨/年;3)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拟以1.78亿元人民币增资RIM,成为其最大股东。RIM的Mt Marion项目设计年精矿产能20万吨,预计2016年6月开工。

  公司已与RIM签订3年的6%品位精矿包销协议,并新签低品位精矿包销合同(预计8万吨/年)。若公司原料供给得到保证,在1)投资3.9亿元投资马洪厂技改扩建项目,建成后新增0.9万吨碳酸锂产能;2)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25亿支18650型动力电池线的条件下,公司产销在2016年有望上升。

  行业景气持续

  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拉动锂需求,产业仍处快速发展阶段,打击骗补及新增新能源公务车占比政策出台,需求端仍有强劲动力,而锂的供给特点1)寡头格局;2)锂在盐湖中为副产品导致盐湖的扩产进度慢且往往低于预期导致锂供给端总体可控。在供给可控需求爆涨的情况下,目前锂行业仍处于短缺状态,行业景气持续。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考虑增发摊薄股份,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29元、0.62元和1.5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5倍、64倍和27倍,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锂矿投产延期风险,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放缓风险

  拓邦股份:新能源业务迎来开门红,主业保持稳定增长

  拓邦股份 002139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熊莉 撰写日期:2016-02-24

  事件:公司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拓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采购合同,陆地方舟拟向拓邦新能源采购新能源车用纳米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含电芯、BMS等配件),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3463.2万元,合同双方已签署完毕。

  锂电业务新年迎来开门红,规模化应用和产能扩产将显著提升业绩。1)陆地方舟是国内较早从事电动客车和电动物流车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企业,年产量达2万台。该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模化应用方面再次取得实质性突破,将有利于优化公司纳米磷酸铁锂电池业务的客户结构,提升公司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2)公司目前还与金龙、五洲龙等国内主流电动大巴车厂和专用车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锂电产线扩产后将实现年产能1亿Ah以上,产能瓶颈有望突破。未来公司的锂电业务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长,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国内智能控制器龙头,业务拓展至多个领域。1)公司在国内控制器上市企业中市占率第一,已在家电、电动工具、个人护理等多个领域实现持续销售。公司与庆科合作切入主流物联网生态圈,完善智能家居生态链,为公司智能硬件和物联网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控制器业务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2)公司近几年海外市场发展迅猛,销售额已超过总收入的50%。去年12月成立了印度子公司,印度家电市场规模超过120亿美元,是公司海外市场未来一大看点。

  拟收购研控自动化,积极整合产业链。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投资2.5亿元收购深圳市研控自动化55%的股权,研控自动化是国内领先的运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借助本次并购整合,公司将智能控制业务延伸至工业控制领域,可向客户提供“控制+驱动+电机”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望从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中受益。

  业绩预测与估值:我们看好公司锂电和控制器业务的成长性、以及在智能控制领域的一体化战略布局,预计2015-201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58.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销售或不及预期;智能控制器销售或不及预期;收购的研控自动化发展或不及预期;汇兑损失的风险。

  新宙邦:主业企稳,海斯福并表及电解液放量,公司业绩可期

  新宙邦 300037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刘威 撰写日期:2015-11-27

  投资要点:

  公司介绍。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固态高分子电容器化学品、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技术开发能力居国内同行领先。根据发布的2015年三季报,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16.8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73万元, 同比下降20.6%,EPS0.45元。 l 主营业务中电容器业务开始企稳。公司一大主营业务是生产电容器,该领域已经较为成熟,增长空间有限。受行业不景气影响,目前电容器产品的价格较前几年跌去了一半,处于价格底部并逐渐企稳。公司作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毛利率稳定,该项业务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锂电解液明年价量齐升。公司目前产能大约为两万吨左右,主要有惠州与南通两大生产基地。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锂电解液近期价格强势,价格从底部已经上涨了30%左右,销售情况可观,预计明年销量能上涨30%左右。公司作为国内锂电解液生产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 从而带动锂电解液价量齐升。

  新项目逐步释放利润。根据公司10月24日公告,公司投资的惠州二期项目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LED 封装用有机硅胶、半导体化学品、锂电池电解液和铝电解电容器电解液五个产品系列。惠州二期项目投产后,可为公司增加年均营业收入51460.75万,利润10838.37万。惠州二期项目的投产将有效提高公司的产能,逐步释放利润,提升公司业绩。

  海斯福并表贡献新的业绩增量。公告显示,公司购买了海斯福100%股权,海斯福主要从事六氟丙烯下游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海斯福化工业绩抢眼,上半年实现收入11863万元,同比增长26%,并表收入2225.6万元,毛利率54.57%,预计全年将超额完成之前的业绩承诺。今年海斯福开始并表,预计这将大幅增厚公司的业绩。

  首次买入评级。积极看好公司发展模式,预计公司15-17年EPS 分别为0.65元、1.04元、1.28元,给予目标价55元,对应2016年动态PE 约5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 2)电解液竞争加剧致价格下降。

  多氟多:新能源汽车明星冉冉升起

  多氟多 002407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周旭辉,杨帅,徐柏乔 撰写日期:2016-02-29

  事件。2月27日,多氟多发布业绩快报,2015年营业收入22亿,同比增长2.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991万,同比增长8.5倍,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增长8倍。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入高景气周期。受益于四季度动力电池放量、六氟磷酸锂价格攀升,公司全年毛利率达17.4%,较14年增加4.7个百分点。公司实现从化工企业成功转型新能源汽车明星,业绩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动力电池提供高业绩支撑。公司目前动力电池产能3亿Ah,年底扩至6亿Ah,产品供不应求;下游客户新大洋2016年订单为14-16亿,金龙客车订单约6-8亿,其他包括少林客车、红星汽车等,可维持高景气行情,确保业绩大幅增长。

  六氟磷酸锂塑造超预期空间。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2500吨,售价由2015年中下旬的9万/吨左右增至40万/吨,且仍处上升通道。单吨六氟磷酸锂碳酸锂需求0.3吨,碳酸锂每增长10万/吨,成本增加3万/吨,且公司目前碳酸锂长协+库存可维持上半年原料需求,预计2016年盈利空间大幅增加。

  整车业务带来长期投资价值。公司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业务,15-16年相继收购红星汽车、宇航汽车,布局纯电动乘用车、物流车及商务车,2015年实现销量近千辆,公司规划2016-2017年达1.4万、3.0万辆,整车业务最具壁垒及长期投资价值,公司上游卡位六氟磷酸锂及动力电池,相继研发电机、电控等核心产品,进而积极发展下游整车业务,新能源汽车明星冉冉升起。

  国务院常务会议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先前市场一度担心政府核查骗补,可能会导致政策的转向,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高度定调,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持续性,不会因小失大,后续的地方政策和执行力度值得乐观,预计三月份将迎来政策、销量、业绩共振,特斯拉新车型发布锦上添花。

  盈利预测与评级。2016年多氟多六氟磷酸锂带来巨大业绩弹性,2017年动力电池及整车放量继续提供较高成长性,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2.44元、3.29元,对应2月26日最新收盘价的PE分别为25.42、18.85倍;公司立足中上游核心供应商发力整车厂,战略意义重大,行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市值增长空间巨大,给予2016年PE估值35倍,对应目标价85.4元,维持“买入”评级。

  不确定因素。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锂电池竞争加剧。

  欣旺达:业绩近翻倍增长,参与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欣旺达 300207

  研究机构:浙商证券 分析师:郑丹丹 撰写日期:2016-03-02

  投资要点。

  2015年业绩高速增长,VR将给3C业务注入新活力。

  公司2015年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双高速增长,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三大锂电模组厂商之一,在手机数码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较大。公司近期宣布授权生产微软电子笔,标志着进入了平板电脑等高端领域,未来有望协同拓展相关领域的电池市场。此外,公司还与掌网科技联手开展VR一体机业务,由掌网科技负责方案设计和软件开发,由公司负责硬件生产制造,VR将给公司3C业务注入新活力,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动力业务将在2016年爆发,储能业务抢占海外市场。

  公司与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计划2016年配套2万辆电动物流车的动力电池系统,成为公司动力业务第一大订单。随着公司深圳光明新区和惠州博罗工业园两大新基地的动力电池系统产能在2016年投产,公司动力业务有望迎来爆发。另外,公司已完成储能系统以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开发,新建产能4000套/年,并在美国已成立储能业务团队,积极抢占海外市场。

  参与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弘盛技术有限公司拟投入1000万元,与南洋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广州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联合设立怡珀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占股比5.75%。该基金将不低于70%出资额投资于锂电池高端装备和工艺领域,不高于30%出资额投资于新能源非装备类企业。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在当前股本下,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4%、74%、35%,EPS分别为0.52、0.90、1.21元,对应当前股价下的P/E为45、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3C行业不景气,动力业务推进不达预期,储能市场长期未启动。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xiaofei/54845/

上一篇:[百度地图美国可以用吗]百度拟在美国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六股发展将提速
下一篇:嘉实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万亿级市场躁动渐成新风口 抢筹七股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