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新浪博客】易宪容评股市:刘士余上任后最应该做的事!

来源:股市要闻 发布时间:2013-08-13 点击:

【www.joewu.cn--股市要闻】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02月24日讯

  肖钢的离职,刘士余的上任,意味着肖钢对前阶段股市的乱象负责任。因为,2015年6月中旬以来的股市暴跌,让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以上(达33万亿人民币),股市熔断机制不到一个星期就腰斩,这些都意味着在这个时期的中国股市乱象丛生,很大程度上与监管层管理不善、决策判断粗糙等有关。这当然要有人来负责。所以,从去年开始就传肖钢可能离职,特别是今年熔断机制试验失败之后,肖钢的离职更是早晚的问题了。所以,尽管这个时候肖钢离职是晚了一些,但同样表明是对当前股市的乱象问责。

  刘士余主席上任,市场期许很多,所以星期一中国股市给刘士余主席的上任给了正面回应。同时,不少市场人士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希望新的主席上任给市场带来更好的发展气氛,增添股市的信心。但是对一个乱象丛生、沉疴积重难返的市场,要想让刘士余主席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就不可能。

  据报道,彭博援引匿名知情人士:刘士余在就任后首度向证监会官员的讲话中评论称,当前任务包括监管市场、严查操纵股市和引导资金入市。对于这个讲话,真实性如何目前还无法确认,但是即使有这个讲话,这个讲话是真实的。这个讲话也应该是如何保持市场能够正常运行的一般性讲话,其讲话中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新信息。

  因为,监管市场及严查操纵股市的之任务,基本上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只要中国证监管会的存在就得做这些事情。否则,要监管部门干什么。至于引导资金入市,其实这并非监管部门能否做到的事情,只是市场有此愿望而已,因为市场认为这样股市指数才会上涨。但是新的资金入市根本上是为了什么?资金持有者一定会看这个市场到底会发生什么?

  如果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市场不确定性太大,新的资金进入只是会担沙填海,那么新的资金愿意进入了吗?所以,市场根本不用对刘士余主席所谈的当前市场任务过度解读,以为让新资金涌入市场,中国股市又会出现2015年上半年那样的情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的理解是,刘士余主席上任之后,并非会匆匆忙忙地布置任务,出台政策,或不少人所认为出现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把这个市场烧得通红然后来治理,而是会沉下来研究市场,特别是刘士余主席从来就没有证券市场的职场经验的情况下,更是会先沉下来研究市场,然后以自己的角度来看到中国股市之症结,制定治理当前中国股市乱象的对策。

  其实,当前中国股市经过2015年6月中旬以来持续暴跌之后,已经乱象丛生,然后再加上熔断机制引入决策上的失误,更是把中国股市的信心打得趴在地上,市场的供求关系完全扭曲、价格机制紊乱、市场群魔乱舞、监管士气大挫等。面对这些问题,不深入地对之进入研究,找到问题之根源,要想短期内找出立竿见影的政策根本就不可能。我相信刘士余主席不会在没有深入研究调查的基础上轻易地出台政策,否则只能让中国股市乱上添乱。

  比如,现在市场不少人所关注的是《证券法》修改的问题、注册制是如何推出的问题,大小非大小非“堰塞湖”解决的问题、监管部门人才问题等,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表象,这些问题有它存在的内在的市场根源。如果不从根源上入手,要想化解这些问题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我一直在强调,中国股市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仅是增加多少融资额就行了吗?中国股市为何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一次又一次的乱象及低迷之中?为何中国股市发展会与成熟市场差距越来越大?仅是移植几条交易规则,仅是引进几项交易品种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吗?但实际上越是引入成熟市场的交易规则,越是引入新的交易品种及工具,中国股市的更是乱象丛生。

  比如股指期货市场从启动的那一开开始,就从来让中国股市好起来,反之则成了造成中国股市乱象丛生重要的根源。还有,中国股市的程式型交易工具引入也是如此。所以,刘士余主席一定要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与调查,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的症结。

  所以,刘士余主席上任之后,首先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并让股市在运行中逐渐自我修复,然后在进行大量的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股市的基础性制度进行改革(比如建立公正公正的交易平台、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真正保护弱势投资者的利益)。只有从这些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入手,才能让股市的信心逐渐得以恢复,否则中国股市要走出当前的困境是不可能的,或要结束中国股市的“三粗主义”(粗犷发展、粗暴干预、粗糙管理)也是不可能。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caijing/50971/

上一篇:[今日股市收盘点评]今日股市猛料点评与黑马追踪(2/24)
下一篇:今日股市最新消息新闻|今日股市实时最新消息:02月24日时报早知道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