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板块股票】起底上海国资万亿市值

来源:热点资讯 发布时间:2007-10-21 点击:

【www.joewu.cn--热点资讯】

在改革中,国资改革势在必行。  

2013年12月17日,“上海国资改革20条”的出台,上海国资在地方国资系统中体量最为庞大。上海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第一家推出改革方案。它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强国资监管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作出部署。上海市国资改革的路径与目标相继厘定。与此同时,上海国资改革20条已确定落实机制,上海市副市长周波挂帅领导小组,统筹分类监管、改革激励等工作。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公开场合疾呼:“上海已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韩正表示要正视当前上海国资国企的差距、不足和不适应,下定决心深化国资改革、促进国企发展,管好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切实增强上海经济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分析人士预计,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的示范效应下,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各地推出国企改革细则的高峰期。  

在“上海国资改革20条”出台的当天,上海市政府同时发布了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企业领导人任期制的管理办法两个配套文件,明确上海国企一把手将面临三年一考。下一步,上海还将发布多个配套文件,进一步推进改革。  

在这波汹涌的国资改革中,时代周报希冀从资本角度厘清上海国资旗下上市公司分布情况,展望上海国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所在。  

拥有65家国资上市公司的国资重镇上海,迈开了新一轮国资改革步伐。  

2013年12月17日,有“上海国资改革20条”之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公布,上海国资改革进入韩正时代。  

虽然志在打造远东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但上海本质上却是一个计划经济色彩特别浓厚的城市。上海国资几乎涉足了所有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银行、证券、机场、港口、地铁、出租车、汽车、能源、房地产、商场、医药、食品等,可谓数不胜数。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并配套若干上市公司。  

以商贸业为例,上海市国资和区县国资控制的上市公司即有友谊股份、兰生股份、老凤祥、新世界、徐家汇、上海九百、益民集团、东方创业等8家。  

上海国资系上市公司虽然体量庞大,65家公司总市值高达1.2万亿元,但效益并不见佳。权责不明,缺乏激励机制等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通病,在上海国资系统亦普遍存在。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的大背景下,上海国资改革抢在了全国最前面。

65家国资上市公司揭秘  

从1990年上交所成立并发行首批8只股票(俗称上海老八股,其中7只为上海本地股)以来,注册地位于上海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200余家。依托上交所优势,上海大批国有资产都已实现证券化,目前上海国资系统上市公司合计达到65家,占比达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第一大股东控股在50%以上的就有20家。  

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三大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10家、交通运输类9家和商业贸易类8家,三大行业占了近一半比重,其余上市公司则零星分布在食品、医药等各大行业。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27日收盘,上海国资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共有4家,分别是浦发银行、上汽集团、上港集团、海通证券。  

这4家公司都是巨无霸型企业,总股本分别达186.53亿股、110.26亿股、227.55亿股、95.85亿股,控股股东分别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国资委、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海通证券的股权最为分散,第一大股东光明食品集团仅持有4.43%股份,其前十大股东还包括上海电气集团、申能集团、久事公司、友谊股份、兰生股份、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刚并入上海报业集团)等上海国资大佬。  

此外,上海电气、百事通、上海医药、外高桥、陆家嘴、东方明珠、上海机场、上海家化、光明乳业、华域汽车、城投控股、申能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元。上海机电、上海建工、友谊股份、老凤祥、隧道股份、张江高科、浦东金桥、中华企业等8家公司市值超过百亿元。  

据记者统计,上海目前共有52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百亿,除了交通银行、中国太保、中国联通等大型央企外,有24家即近一半为上海国资控股企业。上述2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万亿元,构成了上海国资上市资产的核心。其余41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不过2240亿元,尚没有上汽集团、上港集团两家市值之和高。  

上海市国资委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管理单位共有55家。这55家直管单位,不少旗下都有上市公司,如申通集团旗下的申通地铁、交运集团旗下的交运股份、强生集团旗下的强生控股、申能集团旗下的申能股份、建工集团旗下的上海建工、城建集团旗下的隧道股份、水产集团旗下的开创国际、纺织集团旗下的龙头股份、实业集团旗下的上实发展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旗下的城投控股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有不少国资集团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如上汽集团(本身为上市公司)控股上柴股份、华域汽车,地产集团控股金丰投资、中华企业,锦江国际控制锦江股份、锦江投资;电气集团控股自仪股份、上海机电、海立股份,华谊集团控股氯碱化工、三爱富、双钱股份,百联集团控股友谊股份、上海物贸、第一医药,仪电电子集团控股仪电电子、飞乐音响、飞乐股份(其中后两只为“上海老八股”)。  

其中控股上市公司最多的是光明食品集团,一共控股海博股份、上海梅林、金枫酒业、光明乳业、海通证券5家上市公司。  

上海市下属区县,亦控制了12家上市公司,如黄浦区的新世界、老凤祥、益民集团,浦东新区的外高桥、上工申贝、浦东建设,徐汇区的徐家汇,静安区的上海九百,金山区的金山开发,嘉定区的嘉宝集团,闸北区的市北高新,崇明区的亚通股份等,这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为所属区县国资委。  

在文化传播领域,上海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东方明珠,上海报业集团控股的新华传媒,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控股的百事通。  

此外,上海还有4家位于浦东新区的园区开发公司,分别为陆家嘴、张江高科、浦东金桥、外高桥,分别对应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四大园区。这4家上市公司成为上海自贸区获批后受益最大的国资公司,目前市值均超过百亿。  

但上海国资亦有一批袖珍上市公司,如第一医药、上海新梅、开创国际3家公司市值均不到25亿元。

新一轮重组拉开大幕

“上海国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已经到了关键时期,目前上海国资的体量已经很大,达到10万亿的规模,每年对上海GDP贡献超过20%,投资和税收的贡献也达到20%。”在12月17日召开的上海国资改革动员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如是表示。  

韩正直言上海国资体系面临的问题:一是动力活力不够,市场化选择经营者不够;二是市场化办法不多;三是能量能级不够高。  

“上海要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国有资本的80%以上,集中在战略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领域,同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形成2-3家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一批技术领先、品牌知名,引领产业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会上画出了这样一幅上海国资改革路线图。  

事实上,早在上海国资改革20条发布前,上海国资改革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12月13日,上海两大国有集团兰生集团和东浩集团合并,被视为打响国资系统改革的第一枪。上海市国资委将其所持有的兰生集团全部权益划转至东浩集团,重组后,东浩集团更名为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两大集团唯一的上市公司兰生股份归属新成立的公司。其实,早在2011年10月,兰生集团将与东浩集团合并重组的消息就已传出。当月,东浩集团董事长戴柳即兼任兰生集团董事长,此后又出任兰生股份董事长。  

紧随其后,12月15日晚间,上海梅林公布了重大事项、即股权激励草案,计划以每股5.46元向包括公司高管在内的114名员工发行725.4万股限制性股票。  

此次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自限制性股票授予日起5年,锁定期为两年。锁定期满后的3年内,激励对象可分3次,按第一年40%,第二年30%,第三年30%的解锁比例,分批逐年解锁,实际可解锁数量应与激励对象上一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挂钩。  

记者了解到,本轮上海国资改革方案的一大亮点是推出分类监管的理念,将国企分为竞争类企业、功能类企业和公共服务类企业。激励机制也在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激励计划。显然,上海梅林的股权激励措施,即是按照上海国资改革的要求量身定做的。  

此前,上海国资企业也尝试过多种方式的激励机制。如2012年3月,上海国资3家整体上市企业集团—上汽集团、上海建工、上港集团陆续试行经营者中长期激励。3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框架颇为类似,均采用现金激励,激励年度均为3年,激励基金总量采取增量提取等。

国资重组进行时  

正在着手国资改革的上市公司显然不仅上海梅林一家。12月5日,就在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发布的前夕,浦东金桥突然停牌,引发市场极大注目。停牌后,浦东新区国资委主任黄国平担任公司新一任董事长,并担任控股股东浦东金桥集团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和总经理。浦东金桥料将有重大重组事项公布。  

而此前的10月28日,上海文宣系统已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文汇新民报业集团进行合并,组建上海报业集团,原解放报业旗下上市公司新华传媒也划至新集团旗下。作为报业重组的一个标志动作,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不久,即宣布旗下纸媒《新闻晚报》将于2014年正式停刊。  

再早之前的7月1日,上海地产集团控股的金丰投资停牌。此后公司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有关股东接洽、商谈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市场人士预测,如果没有意外,沪上最大房地产企业绿地集团将借壳金丰投资上市。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此轮上海国资改革的一大特点是人事先行。  

2013年年6月起,百联集团、上实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久事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上海纺织集团等上海主要国资集团的领导班子相继调整,其中以光明食品集团的人事调整最引人关注。11月27日,光明食品董事长王宗南因身体原因离职,其职务由上海国资委副书记吕永杰接任。次日,联华超市董事长马新生和财务总监徐苓苓双双辞职。市场人士预测,这些人事调整都是为国资整合让路。而依照以往的改革经验,人事问题往往是国资改革的一大中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国资改革,可视为5年前上海国资改革的升级版。  

2008年9月,上海曾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计划用3-5年,基本完成产业类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实现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由18%提高到40%。  

当时,上海国资改革最主要的两个任务,一个是整合系统内的同类企业,另一个是推动国资系统旗下的资产整体上市。  

此后,上海国资改革动作频频;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中西药业,友谊股份吸收合并百联股份;中国铅笔重组收购老凤祥并更名为老凤祥,上海远洋渔业借壳华立科技并更名为开创国际;上海电气回归A股;华域汽车、上海建工整体上市,外高桥资产注入,等等。  

经过5年努力,上海已完成国资企业初步整合、重组、整体上市,目前国资证券化率超过35%,虽然离当初设定的40%目标稍有差距,但成绩已属斐然。  

业内人士认为,上轮改革的主导者为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此轮改革的直接推动者,则为现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  

如韩正所言,上海国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幕已经拉开,结果尚待时间检验。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content/19/

上一篇:北京二手房均价走势图_北京二手房均价涨22% 网签量创近三年新高
下一篇:外企德科_外企真的不行了吗? 这是一个错觉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