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易纲股市_央行行长发声给股市送重磅利好 沪指3400冲关在望

来源:公司资金 发布时间:2009-04-07 点击:

【www.joewu.cn--公司资金】

   12日下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再两会记者会上表示,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再加上消息面上其他利好,短期沪综指有望重新挑战3400点。

  【13日利好消息汇总】周小川: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

  超高净值人群投资转向 股票配置比例有望提升

  保险业二季度有望集中释放改革红利

  上市银行首份年报:平安净利增30% 拟10派1.74元转2

  【大盘评述】 3400点冲关在望 大小均衡波段为上

  周小川: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尽管去年以来央行使用了各种货币工具进行调节,但加在一起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仍旧是适度的,未超出稳健或者说中性的范畴。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已看到不少正面效果,对这些政策的评估需要一段时间。对于资金注入股市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的观点,周小川表示不赞成。

  同时,周小川透露,今年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的概率“非常高”。出台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基本成熟,估计今年上半年可以出台。

  金融市场活动和实体经济高度相关

  周小川表示,大量实体经济的企业都在股票市场上融资,也在银行开有账户,这些资金非常直接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从股票发行角度,多数是实体经济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来融资,使实体经济得到了发展。确实有一些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中其他的环节中有一些金融交易有可能脱离实体经济,是一种纯粹的投机炒作的做法,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好像资金去了股市就是不支持实体经济。

  周小川表示,资金在金融市场中自我循环就都是脱离实体经济的观点也是不准确的。金融的大量活动都是在进行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直接或间接进行服务的,但是确实有一些个别金融产品会陷入纯粹投机性的目的,这个我们是要加以防范的。全球比较起来,中国是最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我们目前通过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进行的大量活动总体上和实体经济是高度相关的。

  货币政策没有超出稳健中性范畴

  周小川说,关于货币政策的描述只有五个大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这五个范畴覆盖面都比较大。在每一个范畴里,向左向右都可以有灵活性调整,但是从一个提法换到另一个提法,这个台阶比较大。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是一种常态,不是一种特殊的、有问题的状态,货币政策不一定需要一个新提法。”周小川说,虽然从近期看,人民银行用了不少过去大家不太熟悉的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对于国民经济的体量,每一项工具所使用的量并不一定很大。

  在回应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时,周小川说,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PPI变化较大,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也较大。我们对物价变化既要足够关注,也要把观察时间段放长一些,趋势性放长一点,同时要慎重。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一些工具已经经过几次调整,总体上保持了金融市场流动性适度,没有超出稳健、中性的范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在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的同时,会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好流动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恰恰是应对目前这种形势的一个合适组合,也是政策的应有之义。

  定向调控效果评估需要时间

  周小川说,货币政策总的来讲是总量政策,但根据我国具体需要和货币政策的传导、结构性特征,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货币政策的结构性作用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

  他说,有些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持续性的,可以针对目前的存量有所调整,比如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但也有些政策是增量型的,比如市场上缺少一种流动性,需要有增量资金,央行要把这个增量资金注入经济体中,注入时寻找最缺少资金的地方,找结构优化上最需要的地方。

  不过,周小川也指出,对于流动性管理、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性政策,作用不可估计过高。从初始的角度看,这项政策能够在结构性上有帮助。但钱注入后,过一段时间就会进入整个经济体,结构性作用慢慢消失,又变为总量政策了。“对这些政策的评估,我们看到有不少正面效果。但我认为过一段时间看这个问题会更加冷静、更加准确。”他说。(中国证券报)

  超高净值人群投资转向 股票配置比例有望提升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亿万富豪最大的制造“机器”。3月10日,独立的房地产顾问机构莱坊联合中银国际共同发布的2015年《财富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中国的十亿美元富豪数目将迅猛增长,或进一步增加154名,中国也将成为全球十亿美元富豪人数增长最多的国家。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未来中国的超高净值人群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也将发生转变,除了进军海外购买相关房产外,这类人群亦更倾向于股票类资产的投资。

  《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催生越来越多的超高净值人群。就十亿美元富豪数目的增长率而言,未来十年,全球排名前30的城市中,中国城市将占到三分之二。这也间接导致了从地区层面看,2014年亚洲超越北美洲成为超高净值人士数目增长第二快的地区。

  该报告的调查结果还显示,超高净值人士越来越注重将房地产作为其主要的投资类别。其中,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超高净值人士平均每人拥有4.7和4.6个住宅物业,居于世界前两位。

  对于新一代超高净值人士而言,房地产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莱坊董事及上海研究及咨询部主管杨悦晨表示;“在中国,近几年的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富人走出国门,在发达国家购买心仪的物业,海外房产成为他们新的投资方向。尽管其他国家已经出台或准备出台更多的限外政策来避免过多的中国人投资推高本国房价,我们预计未来十年,房地产投资仍将在中国超高净值人士的资产配置中占据重要比重。”

  “中国的超高净值人士在投资方面是非常敏锐的。除了海外房地产的投资,股票类资产也成为他们青睐的投资对象。”中银国际证券零售经纪部副总经理张伟指出。张伟分析称,目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的长期均值正在回归;各大类资产的回报率也正在出现变化,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大类资产的机会成本已经改变。

  “根据国外的经验,居民资产的配置中均以金融资产为主。当前国内房地产下行的拐点已经出现,房地产投资也已经从之前的赚‘快钱’变成赚‘慢钱’,敏感的超高净值人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除了转向海外投资部分被低估的房地产,他们也已经开始投资国内的股票市场。”

  张伟进一步解释称,2014年房地产、地方债等投资领域迎来调整,而其他实体领域尚未对经济构成强烈支撑,需要依靠虚拟资产池中资产的上涨来化解实体经济的矛盾。敏感的资金出于安全性和回报性的要求,此前纷纷流入股市,也造就了2014年下半年一波股市的牛市。

  事实上,市场人士早有预计,2015 年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将进一步调整,其中居民股票资产比重有望从4%提高至6%-10%;同时这种资产配置的调整也将助推股票市场。(上海证券报)

  保险业二季度有望集中释放改革红利

  上海证券报昨日从相关渠道获悉,2015年作为保险业利好政策释放年,二季度开始有望集中推出利好政策。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税收优惠和市场化改革政策,以及行政审批、产品管理、公司体制机制等制度改革,有望激发市场活力与潜力。

  作为撬动商业保险发展的主要杠杆之一,税收优惠政策备受各方关注。记者了解到,为落实好保险新“国十条”中的相关内容,保监会日前与财政部、税务总局成立了税优联合办公室,跟踪推动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税优政策尽快落地。其中,健康险税优政策将有望率先在近期出台。

  此外,监管部门还将修订《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完成大病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以此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统筹层次上经办新农合等各类医保服务,从而深度介入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保监部门还将争取联合全国老龄办下发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发展的文件,以及推进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并加强保险业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情况的跟踪研究,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保险监管思路依然延续“放开前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主基调,主要体现在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上。包括取消投连险投资账户设立、分立、合并、关闭、清算等事项的行政审批,印发规范投资账户设立和运行的通知,这也意味着投连险将迎来更加市场化的备案制;稳步推进取消农业保险、交强险经营资格和外资保险公司保险关联交易审批等许可事项工作,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在产品管理制度及公司体制机制方面,今年保监部门也会继续深化改革。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主要包括:启动人身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制度修订;协调财政部门完善农业保险产品的补贴政策,增加补贴品种;研究出台综合反映保险公司经营的指标体系,用市场力量引导、倒逼保险公司创新业务模式,提高产品保障功能,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为防止保险机构盲目扩张、推动规范经营,监管部门对于中资人身险公司的任职资格核准和省级分公司的设立审批,以及财产险产品的报批报备审核,依然不会轻言放松,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审批。

  在经历一系列的改革新政后,保险业无疑将迎来一段红利效应好时期。而为了迎接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保险公司在相关产品设计、业务流程和信息平台等配套建设方面,也已经夯实地基、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偿二代”监管体系的落地,也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动力和转型契机。同时,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今年的出台,互联网的不断渗入也会给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增添许多想象空间。可预见的是,2015年开始,整个保险行业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gongsi/12834/

上一篇:工银瑞信金融地产|收评:金融地产助推沪深两市股指一度快速上攻
下一篇:【周小川】周小川谈股市:深港通推出有益 资金进A股无妨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