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申购的新股代码]7只新股今日申购 快节奏发行告一段落

来源:新股 发布时间:2007-11-29 点击:

【www.joewu.cn--新股】

本文导读:

春节前最后12只新股本周申购 快节奏发行告一段落  

7只新股今日发行 东方通最受欢迎  

新股发行中“陈年”老股转让比例将受限  

慈铭老股套现或达新股募资9倍  

新股发行57家机构被查:两大焦点问题人人自危  

百余只基金追逐“打新” 并非“稳赚不赔”  

本文阅读:

春节前最后12只新股本周申购 快节奏发行告一段落  

1月8日,我武生物(300357,SZ)和新宝股份(002705,SZ)拉开了新股发行的帷幕。截至目前,已先后有32只新股发行。需要注意的是,本周12只新股连续发行以后,快节奏的新股发行将告一段落。  

那么,本周的新股申购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为此与一位资深打新人士进行了交流。  

今日发行7只顶格申购需97万  

问:今日有哪7只新股进行申购?顶格申购需多少资金?  

答:由于宏良股份(002720,SZ)暂缓发行,今日可申购的7只新股分别是主营汽车铝合车轮的跃岭股份(申购代码002725)、备用照明制造商金莱特(申购代码002723)、主营纺织梳理器材的金轮股份(申购代码002722)、奶制品和烘焙连锁企业麦趣尔(申购代码002719)、专注集成吊顶业务的友邦吊顶(申购代码002718),生产易拉罐制造设备的斯莱克(申购代码300382)、国产中间件龙头东方通(申购代码300379)。若顶格申购这7只新股需要近97万元。  

问:哪些新股值得重点关注?  

答:从关注度来看,东方通、斯莱克、麦趣尔的累计报价倍数都在200倍以上。另外,有券商分析师建议申购受益于去IOE背景的国产中间件软件产品的龙头企业东方通,以及具有区域优势的新疆奶制品生产领军企业麦趣尔。华泰证券建议投资者优先申购斯莱克。  

问:本周打新资金分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从目前公布的新股发行计划来看,周一、周二和周五都有新股发行。如果参与了周一7只新股申购的话,那么同一批资金就不能申购周二发行的4只新股,其中包括具有较高关注度的网络信息安全股绿盟科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周一、周二申购新股的资金,在周五已经解冻。但海天味业是沪市新股,如果参与申购,本周三收盘时必须要有对应的沪市股票市值。  

节后新股发行2月11日启动

问:接下来新股发行是否将放缓?  

答:从目前的发行安排来看,本周五(1月24日)海天味业发行后,下周暂时没有新股发行。2月11日,登云股份等新股才会启动发行程序。另外,部分已过会企业还需要补报2013年年报,三月份才会召开首发企业发审会。因此,在本周一、周二的11只新股连续发行之后,高频率的新股发行有望告一段落。  

问:纽威股份上市首日上涨43.49%,这将带来多少打新收益?  

答:纽威股份中签率为1.77%,理论上约100万元资金参与申购,能获得1000股新股。如果在上市首日收盘时卖出,收益约为7680元。(每日经济新闻)

7只新股今日发行 东方通最受欢迎  

今天又将有8只个股进行网上申购,股市资金面也将迎来新的考验。而今天发行的这7只股票,全部来自深市,沪市无新股申购。  

7只个股分别是斯莱克(300382)、东方通(300379)、越岭股份、金莱特(002723)、金轮股份(002722)、麦趣尔(002719)和友邦吊顶(002718)。  

7只新股中,金轮股份发行价7.18元,是目前深市所有新股中发行价最低的。而发行价最高的则是斯莱克为35.15元。其余个股的发行价大多数都在15元—25元区间内。  

在网友的支持率方面,东方通的支持率最高,为17.96%;麦趣尔紧随其后,达到了16.85%;其余个股的支持率均没有超过10%。值得注意的是,有32.47%的网友选择了“均不申购”。  

此外,备受关注的重庆新年第一股—博腾股份(300363)今天下午进行首发新股的网上路演。届时,公司管理层和保荐机构相关人员将参加路演,就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和本次发行的有关安排与投资者进行交流。路演后,博腾股份将于本周三实施网上、网下申购。  

今日网上申购7只新股一览表  

申购代码 简称 发行价 发行总数(万股) 网上发行数(万股) 市盈率  

300382 斯莱克 35.15 1330.9247 532.35 22.29  

300379 东方通 22.00 1285.8296 514.3 30.27  

002725 越岭股份 15.36 2500 1000 16.52  

002723 金莱特 13.38 2335 835 22.3  

002722 金轮股份 7.18 3360 1300 19.41  

002719 麦趣尔 25.38 2290 916 39.64  

002718 友邦吊顶 28.02 1310 393 24.58(重庆晨报赵鹏)

新股发行中“陈年”老股转让比例将受限  

新股发行重启以来,市场出现诸如老股转让过多等一系列问题现象。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明确表态,对老股转让在公开发行股份中所占比例应有限制。  

证监会表示,本次新股发行改革启动后,一些公司出现老股转让数量大幅超过新股发行数量的情形。据了解,老股转让是借鉴了国际资本市场经验,允许持股36个月以上公司股东在IPO时转让手中持股,用以达到增加股份流通量,并以此限制公司在IPO时存在“三高”、出现恶意超募“圈钱”行为。  

不过,一些新股在实施伊始似乎便已走样。拟上市公司奥赛康在完成定价并发布发行公告后,市场出现较多议论,有质疑其定价偏高的,也有质疑其老股转让大幅超过新股发行、把新股发行上市演变为老股东大额套现的。就此,证监会表示及时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进行了沟通,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暂缓了发行,并随即发布了公告。  

老股转让备受市场诟病,甚至有投资者质疑,新规为原始股东敞开上市即套现之门。对此,证监会分析认为,一是首批发行的是早已通过发审会的企业,其申报的募投方案均系两三年以前制订的计划,加之一些企业近两年业绩增长较快,从而导致可容许的新股发行数量较低。二是个别企业发行定价过高,也使老股转让数量超过新股的情况更加突出。三是为防止发行人随意编制募投项目,发行审核中一直从严把握募集资金投向,通常不允许企业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表示对老股转让在IPO所占比例应有限制。此外,证监会还表示把新股发行数量与募投项目资金需求量直接强制挂钩不尽合理,并表示正在研究改进措施。(北京商报)

慈铭老股套现或达新股募资9倍

紧随奥赛康之后,被称为“中国体检第一股”的慈铭体检也停下了登陆资本市场的脚步。1月13日凌晨,慈铭体检发布了“暂缓发行”的公告。公告引述了证监会在12日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但并未给出发行暂缓的具体原因。  

1月17日证监会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称,调整发行进度是证监会的要求,原因是慈铭股份的路演推介材料存在需进一步核实的情形。  

记者发现,根据慈铭体检的发行方案,公司的老股套现规模或达13亿元-16.2亿元,而发行新股募资为1.75亿元,股东套现金额或为新股发行募资的7-9倍。这一方案背后,慈铭体检被媒体爆出“资金链紧张”,扩张速度慢于竞争对手。  

“另一个奥赛康”?  

慈铭体检的发行方案存在着与奥赛康类似的问题,老股套现比重甚至可能超过奥赛康。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经协商决定,推迟刊登《发行公告》,此前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13日凌晨,慈铭体检发布公告,暂缓IPO进程。原定当日上午举行的网上路演,也暂时取消。  

继奥赛康之后,慈铭体检成为此次IPO开闸后医药板块第二家宣布暂缓发行的股票。记者发现,慈铭体检老股套现资金所占的比重甚至可能超过奥赛康。  

根据招股书,慈铭体检将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其中发行新股为300万股至4000万股,并将有不超过3700万股的老股转让。  

慈铭体检此番IPO募投项目资金为1.75亿元。公司的主承销商、保荐人海通证券曾在《新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给予慈铭体检2013年47-57倍市盈率,对应价值区间为37-45元。  

按照这一估值,若慈铭体检累计发行股票为4000万股,则老股转让规模则为3527万股-3611万股,相应地,公司股东将套现13亿-16.2亿元。与1.75亿元的募投资金对比,股东套现金额是前者的7.4倍~9.3倍。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若慈铭体检按照原方案进行IPO,股东套现资金占比之高,无异于“另一个奥赛康”。  

根据慈铭体检2012年公布的招股书,公司拟发行新股不超过4000万股,拟募集资金1.75亿元,用于新建奥亚体检中心等项目。若同样按照37-45元的发行价计算,4000万股的新股发行将累计募集资金18.8亿元-22.8亿元,这笔资金将都提供给发行人,也就是慈铭体检公司。  

创业板研究者、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杨帅告诉记者,在此前的创业板IPO中,往往存在大规模超募的情况,IPO改革之后的发行方案中,超募问题解决了,但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上市公司的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本身。  

“证监会推出老股发行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询价机制不规范,老股发行还可能进一步推高发行价。”杨帅称,由于上市公司股东希望在这一环节套现,发行价越高,股东套现的所得就越多。

被指“粉饰报表”

对比公司2012年和2014年发布的两份招股书发现,其2012年、2013年业绩增长大不如前。  

慈铭体检创立于2004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民营的专业体检机构。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还没有同类股票,因此慈铭体检被称为“中国体检第一股”,颇受市场关注。  

2012年,证监会曾对慈铭体检的招股书进行了预披露。在当时的招股书中,慈铭体检亮丽的业绩让不少投资者印象深刻。2009年-2011年,慈铭体检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4.49亿元和5.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63万元、3706万元、8713万元。  

净利润连年翻番,公司发展的空间让投资者看好。招股书称,2011年全国健康检查人数约为3.44亿人次,但绝大多数体检都是在公立医院进行,通过专业体检机构进行体检的仅为639.03万人次,占比1.86%(数据来源: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IPO停摆14个月之后,慈铭体检2014年1月发布的招股书中,2012年、2013年的业绩增长大不如前。  

招股书显示,2012年公司营收6.72亿元,较2011年增长16.9%,净利润为9793万元,增长12.4%。这一增长率较此前明显放缓。招股书还称,2013年前9月,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787.77万元,下降34.95%。公司预计,2013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637.34万元至10601.07万元,与上年同比变动幅度为0%至10%。由于一季度通常为体检业务的淡季,公司预计2014年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公司人工成本支出、装修摊销成本及房屋租赁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所致。有媒体援引资深财务专家的观点称,慈铭体检“之前有粉饰业绩之嫌,IPO停了一年多,让一些公司的业绩露出了马脚”。  

规模不及同行

在与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等专业体检机构的竞争中,慈铭体检在规模上并没有太多优势。  

在国内的专业体检机构中,慈铭体检与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三家是最大的几家连锁品牌,有媒体称体检行业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招股书显示,慈铭体检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共有42个网点,另在郑州等二三线城市有17个加盟机构。同样创立于2004年的美年大健康,目前网点数已超过100个。爱康国宾官网则称,其在12座城市共有近40家体检中心与医疗中心,目前正在筹划纳斯达克上市。有报道称,2012年,爱康国宾实现营业收入约8.2亿元,而慈铭体检同期收入为6.72亿元。  

相较于竞争对手的快速扩张,慈铭体检寄希望于高端化转型。在这一战略之下,慈铭体检耗资上亿元,在北京朝阳区北苑路建设了一座奥亚医院,打造高端医疗会所、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定制服务中心。  

招股书显示,公司为取得奥亚医院所在的“北苑路91号”房屋承租权,支付了转让费3500万元,该项目的医院翻建项目、室内装修共14085.60万元计入了长期待摊费用。  

由于建设奥亚医院占用过多资金,慈铭体检被爆出“资金链紧张”的传闻。有媒体报道称,2013年8月前后,慈铭体检靠银行的定向贷款才保住了员工的工资发放,而慈铭体检董事长胡波亦有在内部会议上谈起资金链紧张。  

招股书的现金流量表显示,近期慈铭体检的资金面的确较此前几年趋紧。2013年1-9月,公司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59万元,而2012年、2011年、2010年期末,这一数据分别为1.78亿元、1.52亿元、1.49亿元。  

分析称创投急于套现

在业绩变脸、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慈铭体检的IPO方案并未将大笔资金“输血”给公司。  

在公司股权结构中,鼎晖等创投机构已入股公司将近10年。  

招股书显示,慈铭体检于2004年由胡波、韩小红夫妇创立,2005年1月即迎来了北京鼎晖1933万元的投资。在这之后,同为“鼎晖”团队管理的鼎晖一期、天津宝鼎、鼎晖元博,以及北京富坤、深圳天图、平安创新、深圳一德等投资机构相继入股,合计获得投资2.3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这些投资机构共持有公司股份44.66%。  

相比之下,实际控制人健之康业(胡波、韩小红共同持有的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韩圣群(韩小红之弟)合计持有的公司股份为39.38%。  

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韩小红曾透露,由于不断有创投机构入股,公司“一直不缺少资金”。在这些资金的支撑下,慈铭体检于2008年到2009年进行了两次并购,分别收购了深圳我佳体检的12家体检中心和北京佰众的3家体检中心。  

由于“入局”较早,如今这些创投机构几乎都已持股超过36个月。在此次IPO中,鼎晖等创投机构大量老股的转让写入了发行方案当中。  

根据慈铭体检的老股转让安排,胡波、韩小红夫妇控制的健之康业转让股份150万股,而北京鼎晖则转让不超过1518万多股,深圳天图转让不超过369.9万股,天津鼎晖、平安创新、天津宝鼎、鼎晖元博等投资机构,以及王强等个人都有数百万股的老股转让计划。  

有私募人士表示,慈铭体检的老股转让规模之所以这么大,应该是创投股东急着要套现出局。(新京报郑道森)

新股发行57家机构被查:两大焦点问题人人自危  

57家机构被核查:“对买方调查两大问题,第一,你为什么报价准?第二,你为什么报价高?”空前慌乱期,你会如何参与未来。  

新股开闸后短短一周内,两个公告,五只新股暂缓发行,57家机构被要求核查。  

像一场始料未及的冲击,发行人、中介、买方四处恐慌,避之不及。高市盈率和混乱局面逼急了监管层,细则朝令夕改。  

一支将近200人的稽查大队,开始涉入承销商及买方的短信、微信、QQ,以及私人邮箱,无孔不入。  

承销商一面配合证监会稽查大队,一面紧急与拟上市公司协调价格、调整老股转让方案,一面应对买方对网下配售的沟通。  

摸不着头脑的买方机构,盲报价格,奔走争取网下配售,却又一面担忧中签带来的稽查困扰。

监管层稽查队通查机构打新  

“证监会派出了一支稽查队,调查基金打新。根据交易所提供的报价数据,查了三天,一共13个人,调了他们的手机和电脑,要求对方当场打开短信、微信、QQ,以及私人邮箱。”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记者说。  

据悉,由于证监会人手不够,稽查大队还配了交易所以及地方证监局的人,全面通查基金打新。被调查的买方投资人还被要求签署承诺书“本人自愿提供上述物品调查”。  

目前,这支稽查队将近200人。这周起,他们赶赴各地,对新股推介过程展开详细的检查。  

1月15日晚间,证监会公告,将对新股发行过程进行抽查,名单共44家机构询价对象以及13家主承销商。“名为抽查,实则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主承销商和活跃的买方。”  

前述知情人士还透露:“稽查按发行条线,对买方调查两大问题,第一,你为什么报价准?第二,你为什么报价高?”  

另一边,稽查队将到拟上市公司、主承销商的办公现场,调取路演时的现场录音、视频,以及每家询价机构的身份信息与资料、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甚至会到买方机构的前台看登记簿上有无投行名单。  

“能用的方式差不多都用上了。这几天都熬夜到凌晨。”上海一家券商保代向记者透露。而检查的重点,落在路演过程中投行是否向配售对象透露招股书以外的内容,以及有无联合买方抬高价格。  

据悉,奥赛康暂缓发行后,监管层在检查路演中发现公司有透露业绩预测的现象,这成了推介的“雷区”。  

为配合调查,投行要求参与询价的机构或个人提供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初步询价表、合规诚信说明、股东代码卡复印件、银行开户证明等。投行内部先进行自查,再上交稽查大队。  

“个人投资者的身份与账户数量,还有机构账户资金的余额,检查点非常多。说实话,我们现在不倾向于给个人投资者配售,他们容易搅局而且信息查起来很麻烦。”前述保代告诉记者。  

实际上,证监会的核查范围已经扩大到各家企业询价时的估值。虽然不是窗口指导,但各家公司已经通过剔除的手段降低价格。  

截至1月17日,扬杰科技、汇金股份、众信旅游公告显示,剔除的报价量占发行总量的比例都超过90%。剔除后的三家企业市盈率,分别为26.53倍、22.32倍、22.05倍。  

前述投行人员抱怨,现在这样的情况募资下来,主承销商的收入会大打折扣,而且由于剔除量太大,就会触及打新机构的利益,未来维护要付出更加多的精力,议价受到影响。  

新股细则朝令夕改

“现在市场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可以适当泼泼冷水。证监会在初期必须出手管一管,遏制一下这个势头。历史上大家都觉得打新不会亏钱,学费没交够。”华南区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说。

1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这则公告的突然推出,普遍被外界解读为“监管层的补丁”。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加强IPO询价的监管过程,首先对企业的路演过程进行抽查,若推介期间发行人、主承销商使用招股意向书以外的信息,证监会将“中止其发行”。其次,证监会对企业拟定的市盈率进行严格的要求,一旦发行人的估值超过同比上市公司,主承销商就要在网上申购前三周连续发布风险公告。  

“制度朝令夕改,我们改公告也是改得手忙脚乱。”一位北京券商的资本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抱怨。  

记者获悉,证监会网上公示新规后,1月13日早间,一些询价的配套规则也下发至沪、深两大交易所。不过,交易所方面发现配套规则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当日下午,证监会又口头通知交易所方面暂缓准备与执行,修改后的内容将在1月15日送达。  

证监会忙于“打补丁”,焦头烂额的企业与中介机构修改公告,交易所、中登公司也在焦急地等待配套规则。  

奥赛康事件后,证监会紧急与协会、交易所沟通,追查公司询价与路演期间的视频、录音等。奥赛康高管、中金公司也都被要求协助参与调查。坊间甚至有消息传出,肖钢在证监会的内部会议上,要求创业板发行部的人员尽快对目前高市盈率的现状拿出解决办法。  

“上层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但当初制定新股办法时,证监会都找过我们参考意见。”前述资本市场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上报了一些,但说实话,监管层最终采纳的寥寥无几。不过大家开会时都对新方案没有意见,出来后却抱怨诸多,还是沟通问题。”  

买方盲报,埋怨定价配售无规则

改革后,新股有效报价区间极窄,加大了基金报价入围的难度,不少投资经理抱怨没有规则可循。恰巧报准的投资人,也一度被证监会稽查大队盯上。  

“现在就是乱报,中最好,不中拉倒。”深圳一位参与打新的基金经理说,“没有预期,不知道怎么报价,完全没有规则可言。”  

另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也直言:“我们基本就是盲报。”其所在公司已经打中六只以上新股,但中签基本是靠运气,撞到了区间范围内。  

“现在不是要走市场化吗?那就应该由投资者决定发行价,而不是以承销商和发行人的意愿决定发行价。以前打新我有谱儿,知道怎么报价。现在没谱儿了,不知道这一次会剔除90%、60%,还是40%?不会报,没法报了。”前述基金经理说。  

记者获悉,在基金圈内,不少参与打新的基金经理均抱怨,发行价比市场平均报价要高,主承销商和发行人代表了买方的意见,违背市场化逻辑。“况且,报价的名单出来,主承销商想让谁中就谁中,权力太大,不好把控。”  

有基金人士质疑,众信旅游定价时,剔除了96.33%的报价,不少机构怀疑有利益寻租在里面。

主承销商根据亲疏决定网下配售比例,也颇受诟病。  

但记者采访一位对海外新股发行制度较为熟悉的基金人士获悉:“根据与客户的关系来决定配额,这是国外的惯例,不违规。发行办法里讲得很明确。从长期维护客户关系的角度来看,可行。”  

其提到,现在是特殊时期,新股火爆,以后新股发不出去的时候,承销商也得找这些亲密的买方,那时候也可能有破发的风险。风险收益是对等的。  

但买方担忧,在实际的利益面前,交情再好也得不到网下配售。  

“你跟承销商沟通也没有用。交情肯定也比不上私下里的实际利益关系。”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感慨说,“说是优先配售给基金和社保,结果网下中签率最高的全是专户和个人。打新的收益不平均,收益肯定是被专户后面那些利益相关方和私人拿走了。机构的收益会非常低。”  

前述熟悉海外新股制度的基金人士说:“市场化方向肯定是对的,但配套措施要更完善,对发行主体和中介机构的约束力太软,要增强。”  

一位以往打新收益丰厚的投资经理建议:“定价时,剔除10%的最高报价,因为有些人会高得不理性。剔除10%的最低报价,这部分人可能只是搅局者。然后取中间80%报价的加权平均数。平均价以上20位投资者入围。这样又做到了市场化,又不会稳赚不赔。”  

记者采访投行人士,他们认为,在与证监会沟通的过程中,监管层对新股发行的起点落在供求关系上,把握发行的源头,如批量给予批文、控制买方机构报价,就能合理地缓解“三高”问题。

然而,在新股询价过程中,一只新股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参考的是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82家过会的企业,集中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伴随2013年小盘股的估值持续走高,今年新股上市的中小企业PE也水涨船高。换而言之,新股“三高”源头在二级市场。  

拟上市公司吐槽“太折腾”

“IPO与再融资的最大不同,IPO是公司融资,增发是项目融资。既然是公司融资,那为什么不允许超募?”一家还在审核中的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疑问。  

实际上,一家企业从辅导到过会,经历的周期至少一年半。2012年底,证监会暂停新股上市后,83家过会企业的上市准备周期都超过两年半。  

据悉,招股书里募投项目的一栏,过去投行都会相应地填写3个左右项目,比如建设新产品线、原有项目的产业升级,外加一个补充流动资金。即使不上市,企业也会通过银行借贷等其他渠道进行筹资,但投产项目未必与招股书提及的一致。因此,多数企业将IPO看成是公司融资。  

“现在监管层的趋向是要IPO企业的项目实打实,过去大家没这个意识,开列一个补充流动资金不会做过多说明。但现在监管层对这块的标准越来越多,要求中介机构在真实的财务状况、行业环境等因素分析后对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出具意见书。”前述保代表示。  

上市公司方面对新股发行的抱怨,主要集中在影响了企业发展节奏,以及IPO过程里一连串的折腾。  

前述公司高管认为,一些过会企业每年要看中介机构费用,占用了一定的成本,原本指望上市超募可以充裕资金,但现在这条路都给断了,“明的暗的,上市付出的代价太大,企业每年资金分配也一直被打乱。”  

而本次重启新股后的政策,直接严格禁止企业的募集资金超额,并延伸出老股转让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然而,老股转让实施以来,这一政策却被套上了更方便“股东套现”的诟病。  

典型的例子,就是暂缓发行的奥赛康。因72.99元/股,67倍市盈率引发募集资金超额,导致奥赛康被迫进行老股减持,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公司的控股方一举减持31.83亿元,引起市场一片哗然。  

“存量发行很头疼,在和企业的沟通中,质量好的公司都不情愿让利,他们认为自己公司上市后股价会翻番,到时减持会更赚。那些质量不好的,还是比较倾向套现的。但现在风声鹤唳,大家的心态是尽快上市,只要合规度过这段时间,减持多少已不是重点。”前述保代抱怨。  

1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公告暂缓5家企业的发行。随后,恒华科技首先“破茧”,在重新制定方案并与监管层协调后  

从过会时的期待,到暂停时的焦灼,再到重启的兴奋,最终来到上市夜的精疲力竭、揣揣不安。15个月,450天的上市之旅,就像一次过山车之旅,结局还是回到低位。  

“我武生物和新宝股份上市进程最快。本来说这周五就可以上市,但现在也没公告,我们也没谱什么时候能上。”1月15日,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新股喊停没关系,反正还有那么多公司在排队。我们只关心自己的业绩排名,横竖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市场。”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说。(理财周报刘梦)

百余只基金追逐“打新” 并非“稳赚不赔”  

历史上超过两位数的年化收益率令百余只公募基金踊跃参与新股申购,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套利资金大规模涌入会摊薄中签基金原持有人的收益,结合交易成本和大盘走势等多方面因素,中签新股基金并非是“稳赚不赔”。  

IPO开闸后的首只新股纽威股份17日上市,开盘伊始便一路上涨31.99%,触发临时停牌线,市场对新股的热情可见一斑。而历史上超过两位数的年化收益率也令百余只公募基金踊跃参与新股申购,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套利资金大规模涌入会摊薄中签基金原持有人的收益,普通投资者借道基金“打新”还需要谨慎考虑交易成本、大盘走势等多方因素。  

百余只基金追逐IPO“打新”  

历史上看“打新”似乎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测算,以最近的一个完整“打新”周期即2009年7月份至2012年10月份为例,在此期间新股申购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是12.73%。如此高收益使得公募基金对此次发行的新股追逐热度有增无减。  

好买基金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共有149只基金参与IPO“打新”,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无疑是国联安安心成长混合基金,该基金中签新宝股份、楚天科技等四只新股,共获配1.27亿元,占该基金2013年底总规模的17.09%。  

“假设该基金规模不发生大变化,以新股上市后平均50%的收益来测算,这4只中签新股对该基金净值的贡献就达到8.55%。”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预计。  

规模膨胀降低“打新”含金量  

与“打新”收益息息相关的是基金规模的变动。华泰证券基金分析师王乐乐表示,对一些已经中签的基金而言,大量套利资金的涌入则会摊薄“打新”收益,稀释原持有人的收益。  

有市场人士透露,近一周来大笔资金正涌入部分中签基金,使得其规模在原有体量上翻倍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此算来,原本中签新股给基金带来的10%左右净值增长率将要打上对折,再除去申购赎回费,收益就只剩下2%~3%。”  

因而许多中签基金临时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如国联安安心成长自1月17日起暂停5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及转换;景顺长城策略精选则从1月10日起就暂停了10万元以上申购及转换。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借道基金“打新”还需要考虑交易成本,“权益类基金申购赎回费率在2%左右,这意味着中签的新股涨幅要在20%以上才能覆盖交易成本。”在王乐乐看来,对于将打新基金作为打新第二战场的投资者来说,需要谨慎考虑未来预期收益是否值得高成本的投入。  

“即使中签新股能够达到平均30%~40%的涨幅,其余重仓股若表现不佳依然会拖后腿,拉低基金净值”,曾令华也表示,规模变动、交易成本和大盘走势等多方因素叠加下,中签新股基金并非是“稳赚不赔”。  

业内专家也提醒投资者,“打新”并不是申购基金的全部理由,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还是要看自己的风险承受度、投资周期、管理人的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后作出整体的决策,避免出现通过“打新”赢得了部分收益,但在投资整体回报上却打了败仗的情况。(新华网)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zhengquan/947/

上一篇:【下周二 英文】下周二年报将启 27公司发布利润分配预案
下一篇:9月21日好不好_1月21日8新股上市定位分析 4新股申购指南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