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制造业2025_工信部将发布制造业走出去规划:八股井喷!

来源:战略规划 发布时间:2011-07-11 点击:

【www.joewu.cn--战略规划】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10月20日讯

  工信部正在制定“制造业‘走出去’战略规划”,加强对企业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当前“走出去”的环境、条件、目的等已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很多与以前不同的情况和特征。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做买卖建议。

  工信部将发布制造业走出去规划 望成十三五焦点

  BCG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中,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双方差距已经极大缩小。

  BCG的测算方法是否科学尚待论证,但是“中国制造”优势丧失确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志勤认为,由于人工成本、人民币升值和贸易壁垒等因素,中国制造成本优势逐步丧失。扭转这一态势任务艰巨,但若把经济转型的期望都放在服务业和高科技带来的新业态上,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就业等都要求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有所作为。

  某智能制造企业高管表示,受到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行业普遍压力较大。随着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现象加剧、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变化,目前国内制造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将部分工厂转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指出,将中国工业能力输往海外是大势所趋,既可消化过剩产能,又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工信部人士表示,“所有这些,决定了我们“走出去”的形式和任务要加快从产品输出、货物贸易为主向产业和资本输出转变。”

  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是未来几年的重要投资机会。此前,工信部已经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选择了30多个重点项目,通过银企合作推动装备制造走出去。

  同时,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时,工信部也把进一步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作为重点,选择了一些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工信部人士表示,“今后,我们将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完善全球服务网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用好现有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领域纳入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政策支持范畴。”

  中国具备走出去的优势产业包括船舶出口、高铁、核电、建筑、特高压电网、4G网络等行业。船舶出口(中集集团)、高铁(中国中车)、核电(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中核科技、基建(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建筑、龙建股份、东南网架等板块是值得投资者持续看好的。

  无独有偶,据消息,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近期的工作部署,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已经基本完成编制工作,进一步的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而另据此前陆续发布的“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等多项政策,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将有望成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升级的核心政策思路。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甬祥院士认为,智能制造是“十三五”期间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划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智能制造将改变我国制造业粗放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中集集团公司跟踪报告:国企改革加速,智能制造升级

  中集集团 000039

  投资要点

  中报主营表现各异,管理层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公司中报及我们的跟踪,公司集装箱业务增速较为温和,冷藏箱增速较快,如果下半年青岛和蛇口集装箱工厂的搬迁补贴取得,集装箱板块全年预计将会有较大的增长。车辆业务主要受益于北美市场扩张,其收入大部分来自北美市场。能化及海工业务受油价低迷拖累, 今年上半年海工业务订单较少,2016 年收入规模可能下降。据我们了解,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充满信心,结合公司愿景,考虑到集装箱业务处于回升趋势及公司其他板块业务的有序推进,我们预计2017 年公司收入将超过1100 亿元(对比2014 年约20% CAGR);

  完善混合所有制,加速推进国企改革。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公司H 股定增事宜有望近期完成,弘毅投资持股比例将超过9%,进而将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考虑到弘毅之前的运作案例,我们认为其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该定增计划50%的股权将被公司管理团队及核心骨干将间接持有。近日,公司还并购了江苏太平洋海工,这不仅完善了其能化业务在LNG 船上的布局,而且可以借机引入江苏太平洋作为战略投资者。我们认为,此举彰显了公司灵活的治理机制,借并购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思路也为其他业务板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近期深圳市政府表态支持公司与招商局进行海工领域的合作,考虑到中远集团也有海工业务,而招商局、中远、中集的海工业务各有侧重,如果三者能进一步合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中集制造2025”,助推产业升级。在近期的中集2015 科技节上,公司提出“中集制造2025”的发展纲领,表示要借助工业4.0 的思想加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助推企业产业升级。作为以装备制造为主的行业领导者,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解智能工厂的探索,例如中集青岛冷箱厂的智能工厂。并且为落实工业4.0, 公司专门成立了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要为公司内部企业提供智能工厂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的主要产品集装箱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智能工厂的推进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提高毛利率水平;

  前海土地价值重估加速推进,维持买入评级。目前,公司仍在就前海土地事项与深圳市政府磋商,预计年内有望落实分配方案。根据分部估值法(见表1),我们保持目标价不变,15-17 年摊薄EPS 为1.01/1.29/1.5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前海土地进展延缓、市场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中国中车:复牌;基本面稳健但估值偏高

  中国中车 601766

  最新事件.

  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后的实体——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于6月8 日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复牌,使用中国南车的股票代码(601766.SS/1766.HK)。此次合并通过换股完成,每1 股中国北车A 股/H 股股票可以换取1.1 股中国南车新发行的A 股/H 股股票,同时中国北车的股票予以注销。中国南车(现为中国中车)总股本将从138.03 亿升至272.89 亿股。

  潜在影响.

  由于动车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我们仍看好中国中车的基本面,并预计国内高铁列车需求将保持强劲,得益于客运量增长以及新线路完工。就中期而言,我们仍预计此次合并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在我们的基本/乐观假设下2017 年预期净利润增厚22%/38%)。此外,我们认为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也会给中国中车带来海外收入机会。然而,考虑到中国中车A 股/H 股目前对应的2016 年预期市盈率为53.3 倍/21.7 倍(使用601766.SS/1766.HK 在合并完成前的最新收盘价计算),而全球铁路装备同业的2016 年预期市盈率中值为12.9 倍,我们认为A股估值偏高、H 股估值充分。

  估值.

  我们对中国中车的盈利预测(即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之和)没有调整,但根据合并后股本数量的变化将2015-17 年每股盈利预测调整了约4-6%。我们对中国中车A 股/H 股基于2016 年预期EV/GCI vs. CROCI/WACC 的12 个月目标价格仍为人民币18.6 元/14.5 港元(现金回报倍数仍为1.6 倍/1.0 倍)。我们对中国中车A 股/H 股的评级为卖出/中性。

  主要风险.

  上行/下行风险:(1) 来自中国铁总和海外市场新订单量的变化快于/慢于预期;(2)毛利率扩张高于/低于预期;(3) 来自合并完成的协同作用强于/弱于预期。

  上海电气:资产整合+业务转型打开新空间

  上海电气 601727

  业绩稳健增长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上海电气(咨询 买卖)是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工业装备和现代服务业四大领域。2014 年业绩稳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67.85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5.5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7%。总体看,公司新能源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和工业装备板块稳定增长,高效清洁能源业绩微降。

  产业转型升级 盈利能力将提升.

  面对新的产业环境和需求,公司将抓住新兴产业的发展契机,把不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盈利能力相对较差的业务逐步剥离。未来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咨询 买卖)、海洋工程、油气设备、高端医疗等领域。新业务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带来业绩上的腾飞。

  集团资产整合拉开序幕.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正在加快推进,上海电气改革方向也很明确,就是未来会整体上市,母公司下面的优质资产将会装到上海电气上市公司中。母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下属有5 家上市公司,领导会根据各个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产业结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总的方向是希望通过整体上市,整个集团的产业结构更加清晰,整个企业发展后劲更足,各个产业板块定位能更合理。我们认为集团层面整合的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未来将有持续性的资产注入动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主业稳健发展,新能源业务成长迅速,且具有持续快速增长潜力;转型发力机器人等新型产业,将带动业绩实现营收和利润率的双升;集团资产整合拉开序幕,优质资产注入指日可待,预计2015-2017 年EPS 为0.24、0.25、0.30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中核科技:1H2015业绩平稳,核电重启有望带来自上而下的订单拐点

  中核科技 000777

  投资要点。

  2015年半年报业绩略下滑,受2013年无新开工核电站影响。

  公司是集工业阀门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制造企业,也是中国阀门行业、中核所属的首家上市企业。1H2015,公司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2.94%;营业利润0.26亿元,同比-20.83%;净利润0.35亿元,同比-0.67%。我们认为业绩下滑的原因是:核电阀门订单有很强周期性。福岛事件后国内暂停新开工核电站,但核电阀门项目招标期较长,一般对业绩的体现是在项目开工后两年。因此,1H2015业绩受2013年全年无新开工核电站影响而下滑。

  盈利能力平稳,下半年受核电重启利好将企稳上升。

  上半年毛利率23.77%,同比-0.04pct。分产品看,核电阀门、核化工阀门、其他特种阀门、水道阀门、铸锻件毛坯的毛利率分别是30.18%,45.85%,22.75%,15.13%,14.24%,同比分别为+2.18pct、+1.14pct,+0.19pct,+0.90pct,-19.23pct。我们预测,随着下半年核化工阀门、阀门锻件募投项目相继投产,毛利率将上升。三项费用合计20.01%,同比+1.48pct,主要原因系销售费用增加所致。

  公司预付账款增加68.69%,为0.69亿元,印证了订单拐点。

  由于公司的预付账款账期基本上都是一年以内的,主要用途是公司增加合同备货和预付材料款等,因此预付账款的大幅度增加显示出公司的业务增长速度加快,对合同备货和原材料的需求逐步加大,说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我们预计,内陆核电批准、红沿河5、6号机组开工、中英合作2500亿元核电站等事件催化已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订单进展,订单的拐点已经到来。

  高壁垒、早起步是承担军工任务的必要前提。

  公司是国内核工业集团系统所属企业,是首家在A股上市的阀门企业,面向资本市场的同时,还承担着为国防工业提供军品的任务。公司长期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核能建设专用阀门主蒸汽隔离阀、爆破阀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关键阀门国产化等项目。201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为132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54%。

  募投项目阀门锻件和核化工阀门已经达成投产条件。

  高端核级阀门锻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施工建设和设备验收。该项目预计年产能6000万元,主要为核级阀门提供锻件。目前,公司核电关键阀门与核化工专用阀门的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处于完工后陆续开始投入运行阶段,2014年实现业务收入3909万元。

  中核集团旗下国企,有更多自上而下的订单机会。

  目前核电建设运营商“中核集团、中广核、中电投”三足鼎立,阀门企业多为民营,如江苏神通、纽威股份、应流股份,而公司作为央企背景的国资企业,在承接项目上将享受更多自上而下的机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目前华龙一号关键阀门国产化比例要求达到85%以上,公司将积极抓住核电市场发展机遇,努力承接“华龙一号”订单,提升盈利水平。预计随着核电重启带来的订单,对应2015/16/17年的EPS为0.19/0.23/0.36元,对应PE分别为180/150/97,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重启低于低于预期。

  中国交建:业绩稳健增长,“一带一路“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中国交建 601800

  业绩稳步增长。公司1-6月实现营业收入1763.1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12.3%,EPS0.39元。二季度单季收入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4%。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基建和疏浚等业务的稳步增长,及期间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净利率提升,现金流情况显著改善。上半年公司毛利率13.0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04个pct,基本持平。三项费用率6.6%,同比增加0.42个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0.02/+0.3/+0.09个pct,管理费用上升的原因是本期研发费用及人员福利支出较多。资产减值损失多计提7亿元,投资收益增加了11.3亿元,综合致净利率提高0.04个pct,为3.70%。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7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收窄96.4亿元,主要原因为当期收现比提高了9个pct。

  基建及疏浚业务稳健增长,在手订单充足。公司报告期内基建/基建设计/疏浚/装备制造收入分别增长17.1%/20.3%/16.7%/-0.6%,实现毛利分别增长10.1%/9%/28.4%/-15.6%。基建和疏浚业务带动整体业绩稳定增长。1-6月新签订单2637亿元,同比下降5.7%,基建/基建设计/疏浚/装备分别新签订单2232/117/153/116亿元,同比变化为-5.25%/-13.6%/19%/-26.9%。基建业务中海外工程表现亮眼,新签订单744亿元,同比增长35%。截止至6月底,在手订单较充足,为7877亿元,是2014年收入的2.1倍。

  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步伐,海外业务迅速发展。上半年公司借助政府间的高访,全面跟踪“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重点项目,不断开拓新市场,全球网络布局更加广泛,海外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同比增长35%,占基建订单的33%;大项目承接能力突出,3亿美元以上订单合计83亿美元,占全部海外订单的68%。在83个国家地区在建项目483亿美元。实现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9%,占总收入的18%。并积极通过海外并购打开新国别市场及业务领域,成功收购澳洲JohnHolland公司,进入澳洲、新西兰市场。根据ENR2015国际承包商排名,公司排名世界第5,较2014年上升4名,国内排名第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继续深入推进,公司海外业务将迎来高速发展,成为业绩增长强力引擎。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6/2017年EPS分别为0.95/1.04/1.1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11.5/10.7倍,考虑到公司海外业务的成长潜力,给予目标价15.6元(对应2016年15倍PE),“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经营风险,宏观经济持续下滑风险

  中国铁建:发展平稳向好,有望借一带一路及国改东风

  中国铁建 601186

  事件描述

  中国铁建发布2015年中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628.94亿元,同比上升0.46%,毛利率10.96%,同比上升0.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3.31亿元,同比上升6.98%,EPS0.39元;其中,2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8.18亿元,同比下降5.04%,毛利率11.39%,同比上升1.4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1.54亿元,同比上升5.81%,二季度EPS0.23元,一季度EPS0.16元。

  事件评论

  盈利能力增强,带动净利同比上升:公司H1营收同比变动不大,主要靠毛利上升拉动净利润同比上升,公司报告期主要工程承包业务进行良好,业务收入、毛利均有所提高。费用方面,公司报告期管理费用增加12.11亿元,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支出增加所致,同时销售费用同比上升19.57%,是因为公司本期加大了经营承揽力度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正,是公司加大了应收账款清收清欠力度和下属子公司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增加所贡献。

  季度方面,二季度公司收入有所下降,但毛利上升1.42%导致盈利仍然同比有所上升,由于科研投入导致管理费的上升致使二季度盈利能力有所削弱。

  经营压力增大,新签合同不及预期: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基础设施领域竞争激烈,加上国外业务风险性较高、综合成本上升导致盈利下滑,使公司未来经营面临一定挑战。报告期国家大力推行PPP模式使公司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推迟了招标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有业务的开展,造成新签合同额不及预期,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317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44%。

  海外业务开展稳定,期待借一带一路腾飞:公司海外业务开展良好,具有在多国建造铁路、高铁的丰富经验,业务遍及世界83个国家。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借一带一路东风继续扩展海外业务。报告期内实现境外收入122.53亿元,同比增长6.72%。目前公司拥有在手海外项目共520个,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618亿,海外未完成合同3954亿元。

  具有国改预期,疑步两车合并后尘:国家大力推动国改做大做强央企,使其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参照两车合并,公司与中铁具有较高的合并预期。

  预计15、16年EPS为1.02、1.08元,PE13、12,给予“买入”评级。

  中国建筑:地产基建促中期业绩强劲增长

  中国建筑 601668

  中期业绩强劲增长。公司1-6月实现营业收入4137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6.2%,EPS0.26元,扣非净利润增长20.2%。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地产和基建业务的稳步增长,及期间管理费用的下降。

  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现金流情况有所改善。上半年公司毛利率12.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个pct。三项费用率2.78%,同比减少0.03个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0.06/-0.16/+0.07个pct,管理费用明显下降的原因为严控各项费用开支,办公差旅等费用大幅降低,同时运营效率不断提高。资产减值损失少计提3.87亿元。净利率提高0.17个pct,为3.32%。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29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收窄35亿元,主要原因为公司进一步完善优化了现金流考核方式,更加侧重月度、季度的过程管控。

  基建及地产业务增长强劲,在手订单庞大支撑后续业绩。公司报告期内房建/基建/地产/设计收入分别增长8.4%/10.5%/11.1%/4.9%,实现毛利分别增长4.6%/13.2%/12.9%/-8.8%。基建和房产业务增速均快于房建业务,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提升。1-7月新签建筑业订单7752亿元,同比下降3%,但公司在手订单超两万亿元,对后续业绩增长形成强力支撑。1-7月地产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20.1%,较1-6月增速大幅提高7.3个pct,地产销售强劲增长为短期业绩提供强力支撑。

  全方位把握国家战略,充分挖掘增长点。当前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已成为国家级三大战略,此外PPP模式推广亦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司具备建设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海外经营历史悠久,布局广泛,盈利能力突出。公司有望充分把握三大国家战略方向、拥抱PPP模式推广大潮,积极寻找新增长点。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下,公司旗下业务板块也极具专业化运作潜力,经营效率仍有极大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6/2017年EPS分别为0.84/0.93/1.06元,对应PE分别为7/6.3/5.6倍,目前估值较低,在当前逆境市场环境下具有防御性,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滑风险、政策推进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东南网架:海外订单放量,市场、模式及产业三大转型助推公司跨越发展

  东南网架 002135

  主营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公司2015H1实现营业收入21.45亿元,YOY+1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9亿元,YOY-13.56%;每股收益0.05元,YOY-16.67%。上半年凭借公司在空间钢结构领域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设计水平、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保持了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

  2015H1实现综合毛利率12.22%,下降0.92pct;净利率1.86%,下降0.51pct。我们认为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成本提高,公司成本率较去年提高了0.92pct,为87.78%。

  期间费用整体控制较好,现金流状况有待改善。期间费用率9.70%,下降0.04pct;其中管理费用率增长0.21pct至7.05%,主要是由于公司上半年加大研发力度增加研发投入(同比上升33.49%)。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1.17/1.06,同比分别上升0.28/0.26,体现公司回款健康化。经营性净现金流从2014H1的6826万元降低至2015H1的-7919万元,现金流状况有所恶化,主要受投产的9万吨新型建筑钢结构膜材项目原材料价格波动,且支付材料价款较多所致。下半年随着收现比的提高,经营性现金流有望得到改善。

  2015H1新签国内订单37.96亿元,YOY-8.75%,签订海外订单31.36亿元,海外订单占比超过45%。受钢材价格下跌的影响,公司所签合同造价有所下滑,上半年承揽的业务订单规模收缩。海外市场开拓逐渐取得成效,订单开始放量,暨2014年成功与委内瑞拉签订2亿多美元的会议中心项目之后,公司于2015年7月与巴拿马公司签订了包括综合办公楼、商品住宅楼及厂房仓库项目订单,总价折合人民币达31.36亿元,接近上半年国内所有订单之和,预计未来海外市场订单还将逐步扩大。

  “市场开拓+商业模式+产业结构”三大块推动公司转型升级。(1)市场开拓:国内聚焦大型基建(机场、高铁、标志性建筑等),海外重点拓展东南亚/南亚/中东/南美等与“一带一路”高度契合的区域,公司着力推进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均衡发展。(2)商业模式:产业结构由做“建筑钢结构”向“钢结构建筑”升级,并积极推动装配式集成建筑及产业链的延伸,逐步完成从单一的钢结构建筑企业向国际一流的集成服务商转变。(3)产业结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力求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慧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此外将加大与国家重点军事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国防、民用两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发“高、新、尖”产品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15/16/17年EPS分别为0.14/0.29/0.38元,CAGR达72%,鉴于公司处于转型期,给予公司2016年45-50倍PE,目标价13.0-15.0元,维持“推荐”评级。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gongsi/32635/

上一篇:【周二股市走势预测】周二股市市场绝杀性传闻泄密
下一篇:工信部投诉|工信部表态力挺制造业出海 15股加仓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