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行业股票_新材料行业望迎密集政策利好 5股望爆发

来源:创新 发布时间:2016-01-01 点击:

【www.joewu.cn--创新】

  金融屋财经网(www.joewu.cn)6月15日讯

  政策事件双刺激 新材料行业望迎密集利好

  据悉,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联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组织“军民两用新材料技术对接交流会暨2016石墨烯在军工领域应用研讨及项目合作对接会”,会议将于2016年6月26日在北京召开。无独有偶,据之前媒体报道,“新材料十三五规划”有望在上半年陆续出台。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于新材料关注度将提升。

  石墨烯产业对接会将召开 技术应用或拓宽

  2016石墨烯在军工领域应用研讨及项目合作对接会将于2016年6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国家国防科工局、海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服务中心的领导嘉宾发言,此外还邀请了航空工业集团、航天工业集团、核工业集团、船舶工业集团、兵器集团公司等参会并报告。  

新材料概念股龙头

  就军工科研生产面向民企开放的政策信息、前沿产品与技术对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石墨烯在军工领域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交流和解读。

  会议期间,还将邀请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路演、展示新材料技术和产品成果,交流新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和需求信息,促进我国军民两用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进新材料技术发展的军民融合,建立更加广泛的军民两用新材料的社会技术基础。

  石墨烯作为重要的新材料,在智能手机、新型显示、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光伏等电子信息行业多个重要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当前石墨烯材料仍处于产业化应用初期,在上述领域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仍需进行大量工作。工信部认为,石墨烯产业市场前景巨大,未来产业化应与下游需求紧密结合,注重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制备工艺等环节的统筹谋划,共同推动石墨烯产业化。

  目前,国内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高度关注。为此,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于2015年年末下发了《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促进石墨烯产业发展。此前,《<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等多个重要文件也对石墨烯中长期发展进行了部署。

  石墨烯已被《中国制造2025 》列为战略前沿材料之一,有望成为新材料 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据机构预测,2018年全球石墨烯规模将达329亿美元。除了政策扶持预期之外,产业界对于石墨烯的产业化也开始取得重要成果,新材料十三五规划也成为此次十三五规划的亮点。日前,石墨烯生活应用新品已经正式面世,广泛应用在座垫、腰带等诸多领域,石墨烯产品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

  新材料十三五规划公布在即 将成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

  据之前报道,从工信部等多个权威渠道获悉,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基本结束,已于近期送至相关主管部门审议,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措施。

  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将从升级基础材料、发展战略材料以及遴选前沿新材料三个层面出发,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细致规划。

  其目的是促使我国新材料产业整体升级,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同时通过新材料升级,加快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制造业向产业中高端迈进,并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寻找后续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基础材料领域,“十三五”期间将着力解决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材料产业产能全面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领域无法实现自给三大突出问题,重点发展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石化、先进轻工、先进建材、先进纺织等6大类25个分类材料。

  力争到“十三五”末,基础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并形成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基础材料制造能力,促使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材料制造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先进基础材料总体实现自给,并形成一定的出口能力。

  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将从保障海洋工程、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电、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电动汽车、智能制造等我国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发展出发,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薄膜、高性能纤维及符合材料、新能源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电子陶瓷、先进半导体、稀土等9大类32个分类材料。

  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百余种关键战略材料将全面实现国产化,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在初步形成上下游产业协同的基础上,为上述众多关键产业发展提供材料支撑,奠定未来发展的产业基础。

  前沿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发展石墨烯、3D打印、超导、智能仿生等4大类14个分类材料。其目的是为满足未来十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为制造业全面迈进中高端进行产业准备;并形成一批潜在市场规模在百亿至千亿级别的细分产业,为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推动力。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认为,新材料领域产业前景良好,到“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达万亿之巨。而石墨烯、3D打印、超导等前沿材料的快速发展,则有望在未来继续催生出千亿级别的新市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新材料产业涉及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众多部门,其发展不但会促使基础材料产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将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多位参与新材料“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专家表示,新材料产业和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制造行业息息相关,同时也和众多新兴产业密不可分。因此,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全面促进作用,对我国经济转型期有着重大意义。

  新材料“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进而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等我国既定战略起到积极推动。

  对于“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表示,新材料产业不但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培育发展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还将会对解决产能过剩、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等重大课题大有裨益。(上海证券报)

新材料概念股龙头

  方大炭素:受益于非经营性因素 1季度业绩同比好转

  方大炭素 600516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王鹤涛 撰写日期:2016-04-27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方大炭素发布2016年1季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同比下降25.34%;实现营业成本3.80亿元,同比下降22.1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1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11亿元;1季度实现EPS0.01元,上年同期为-0.01元,2015年4季度为0.01元。

  事件评论

  营业外支出和管理费用减少,1季度业绩同比好转:公司1季度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源于下游产业整体需求未实质性好转,虽然2016年年初以来,钢价反弹回升带动钢厂开工略有回升,但高炉利用系数较低使得1季度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04%,导致公司主营产品石墨及炭素制品(下游集中在钢铁领域)产销不足且盈利能力下滑;

  此外,全球铁矿石供需矛盾仍未扭转导致1季度矿价同比下跌21.42%,公司铁矿粉业务收入和盈利也大概率同比下降。尽管如此,受益于营业外支出和管理费用减少,公司1季度业绩同比最终扭亏为盈。

  营业外支出同比减少原因在于,公司去年同期被法院扣划因三门峡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县支行金融贷款担保涉及的借款本金利息及罚息7500多万元,导致去年同期营业外支出基数偏高;而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减少近1900万元也成为助力1季度业绩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

  环比来看,公司1季度业绩环比下降主要归因于2015年4季度财务核算产生的营业外支出冲回,导致1季度营业外支出环比增加约7300万元,此外公司投资净收益减少叠加下游钢铁行业高炉开工环比不足也导致1季度盈利有所下降。不过,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下降叠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升一定程度提升了1季度盈利水平,有效减缓业绩环比大幅下滑程度。

  品种结构调整进行中,业绩贡献尚需等待:公司未来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为主线,特别在核石墨、特种石墨、碳纤维等产品领域取得进展,实现在能源、电子信息、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和民用领域的应用。2013年公司通过收购方泰精密和江城碳素两家公司进入炭纤维领域,日前与中科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合作推进核石墨产业化,均有利于公司产品结构升级。

  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 分别为0.03元和0.09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色股份: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拟实施高送转方案

  中色股份 000758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徐若旭 撰写日期:2016-04-27

  工程承包业务增长带动2015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1%,基本符合预期,其他业务有所下滑。

  2015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 亿元,同比增长7.59%;实现归母净利3.75 亿元(预计3.92亿元),同比增长41.23%,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从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发展格局上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盈利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2015 年,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全年完成工程承包收入60.3 亿元,同比增长85%。

  实现毛利93,683.59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8.28%。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小幅下滑:受金属价格下跌影响,2015 年公司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收入346,479.78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85%;实现毛利51,629.5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83%。

  装备制造板块经营形势持续严峻:装备制造业务收入78,266.1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93%;实现毛利6,534.92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87%。贸易板块收入有所下降:公司贸易业务收入924,909.04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5%;实现毛利13,613.28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29%。

  10 转10 派0.5 元是股价短期催化剂,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是股价长期催化剂。公司2015 年度权益分派预案为:以公司总股本9.85 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10 股。短期来看,这将对公司股价形成一定的催化作用。

  2015 年下半年,资源类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明显加快了脚步,先有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五矿集团,再有中材集团与中国建材集团筹划战略重组事宜。我们判断2016 年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之年,推动集团整体上市公司、整合兼并业务重合度较高的企业将成为大势所趋。

  作为大型央企中色集团的子公司,中色股份是集团在A 股最优质的融资平台,中色集团截至2014 年底总资产规模高达1200 亿元,集团整体的资产证券化率约为24%,远低于国资委提出的80%的目标,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空间很大。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后续存在可能——中色集团将部分优质资产注入中色股份。

  继续看好工程承包业务增长,其他业务存在一定压力,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为300 亿元,长期跟踪订单金额约为1000 亿元,为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假设2016-2018 年,公司分别实现工程承包收入90亿元,120 亿元和130 亿元,其他业务小幅下滑,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6.9 亿 元,8.4 亿元和9.5 亿元(2016 年和2017 年原预计为7.4 亿元和8.9 亿元),以2016 年04 月26 日收盘价计算的动态市盈率为21 倍,17 倍和15 倍。考虑到工程承包业务持续向好和集团资产注入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假设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风险。

新材料概念股龙头

  利源精制:铝型材销量增加叠加结构优化推动业绩增长

  利源精制 002501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徐若旭 撰写日期:2016-03-31

  事件:公司发布2015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7亿元,同比增长18.86%;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和4.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17%和19.90%;2015年公司基本EPS为0.51元,加权ROE为13.21%,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深加工铝型材比例小幅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持续进行。2015年,公司深加工铝型材的收入占比达到26.69%,同比提升了2.82个百分点;建筑装饰用铝型材收入占比为28.50%,同比减少了2.72个百分点。

  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铝型材占比持续提升,且随着区域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华晨、哈飞)、轨道交通(长春客车、唐山客车)、石油化工(大庆、辽河)、电力设备、IT、航空等产业的发展,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仍能持续。

  技术和渠道兼备,公司将实现从铝型材深加工龙头到高端装备制造商的跨越。2015年6月,公司的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建设项目在沈阳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公司此次实施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合作方为日本三井物产金属,对方将负责提供轨交车辆制造技术、设计、自动化系统等技术信息,同时负责整车的销售工作。

  三井物产金属是一家实力强大的综合性服务商社,在全球有着完善的物流和营销渠道。我们认为公司此次切入轨交装备市场,在技术和渠道上准备充分,未来数年将顺利实现从材料生产商到装备制造商的跨越。

  维持盈利预测和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6-18年净利润分别为6.23/7.85/9.60亿元的盈利预测,16-18年基本EPS分别为0.65/0.83/1.01元(未考虑增发摊薄),对应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分比为16/12/10倍。考虑到公司业绩成长稳健,定增切入轨交装备市场后发展前景广阔,我们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中金岭南:16年锌矿供应收缩助力锌价反弹 公司业绩预期改善

  中金岭南 000060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葛军,熊文静 撰写日期:2016-04-01

  铅锌产量稳健增长,价格下挫拖累业绩:2015年锌、银年度均价分别下跌21.4%、7.5%,铅上涨9.8%。尽管2015全年铅锌加工费处于历史高位,但下滑的锌价格依然拖累公司矿产业务,全年铅锌铜采掘、冶炼及销售综合毛利率15.3%,比去年同期下降5.76个百分点。

  2015年公司产国内矿山生产铅锌金属量18.74万吨,同比下降0.79%;国外矿山生产铅锌金属量13.93万吨,同比增长6.5%。公司旗下冶炼企业生产铅锌冶炼产品25.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4%。

  2016年预计铅锌产量平稳,金属价格反弹助力业绩回暖:2016年公司计划生产铅锌金属量约33万吨,冶炼铅锌金属产品约25万吨,铅锌业务保持平稳;其他伴生品种以及非主营品种方面,铅锌精矿含银约150吨(同比2015年152.89吨基本持平),铜精矿金属量9400吨(同比2015年6900吨增长36.2%),铜精矿含黄金380公斤(同比2015年272公斤增长39.7%)。

  我们认为根据目前公司铅锌矿产量来看,铅锌价格复苏带来的盈利弹性远大于其他品种,2016年在锌供给收缩带来锌价格回暖的大背景下,公司业绩将有望回暖。

  2016年海外锌供给收缩:我们统计了包括嘉能可减产在内的海外锌矿山关停情况,合计减产120万吨左右,占比全球总供给9.1%。但考虑到目前冶炼商的高库存情况,预计2016年下半年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情况。我们认为,进入下半年,锌金属价格将有一定程度的回暖。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15、0.10和0.12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投资风险和结论的局限性:美元大幅度走强或中国需求下滑导致金属价格大幅下滑,嘉能可提前复产导致锌价大跌。

新材料概念股龙头

  厦门钨业:供给侧改革下 盈利有望好转

  厦门钨业 600549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范海波,吴漪,丁士涛,王伟 撰写日期:2016-05-03

  事件:厦门钨业发布2015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77.55亿元,同比减少2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2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0.6125元;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2元(含税)。

  点评:

  有色板块受价格拖累,房地产板块受结算减少拖累。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低迷,钨、钼、稀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2015年钨精矿价格同比下跌32.15%,APT 价格同比下跌32.84%,稀土价格指数较年初下跌10.62%。价格下跌导致钨和稀土板块毛利率下滑,钨钼板块毛利率减少2.73个百分点至22.57%,稀土板块毛利率减少32.17个百分点至-19.83%。

  2015年受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影响,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电池材料产品是以碳酸锂作为基础原料生产,原料涨价导致成本上升,电池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4%,成本同比增长30.6%,因此毛利率减少3.79个百分点至5.71%。

  在过去几年中对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房地产板块,受到结算面积减少的影响,收入和盈利同比下降,2015年公司主要对漳州海峡湾区一期项目进行结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38%,毛利率减少34.23个百分点至25.21%。

  价格下跌导致资产减值准备增加。金属价格的下跌还导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增加。受钨精矿和稀土价格下跌的影响,公司对都昌金鼎计提1.07亿元商誉减值准备、对钨和稀土产品计提2.6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外, 公司还对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计提了0.94亿元的减值准备。以上三项导致公司2015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49.13%。

  供给侧改革预期下,钨和稀土盈利有望改善。稀土和钨是中国的特色金属,中国对其采用配额生产管理。2014-2015年稀土开采配额均为105000吨、2016年第一批配额是52500(第一批是全年的50%),2014年钨精矿开采配额89000吨、2015年91300吨、2016年第一批配额是45650吨(第一批是全年的50%),由此可见稀土和钨精矿的开采配额数量稳定。

  导致稀土产量高于配额的原因是盗采,导致钨产量高于配额的原因是副产钨矿不纳入配额管理有关。我们认为, 未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稀土和钨的价格有望出现反弹,公司盈利有望随着价格的反弹而好转。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 为0. 17元、0.21元、0.2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波动;安全和环保问题导致停产;房地产结算晚于预期;全球经济增速继续回落。

本文来源:http://www.joewu.cn/keji/71878/

上一篇:2016年九月九日|2016年6月15日展望:重点布局十大板块优质股
下一篇:【三星c5000】三星C5/C7四大好玩功能体验介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金融屋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屋财经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